歌唱发声训练中关于起音的几个问题

歌唱发声训练中关于起音的几个问题

ID:10169968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2

歌唱发声训练中关于起音的几个问题_第1页
歌唱发声训练中关于起音的几个问题_第2页
歌唱发声训练中关于起音的几个问题_第3页
歌唱发声训练中关于起音的几个问题_第4页
歌唱发声训练中关于起音的几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歌唱发声训练中关于起音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歌唱发声训练中关于起音的几个问题【内容摘要】良好的起音对于歌唱发声功能的完善、歌唱技巧的形成和声乐作品的表现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良好的起音是歌唱器官整体协调运动的结果,并结合歌唱发声实践,从心理准备、声区、气息、喉头位置、母音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良好起音训练方法。【关键词】起音自然声区气息母音漏气与憋气起音是发声的开始动作,也是整个歌唱活动中非常细微的发声环节。“起音不好,找不到正确的起音感觉,后面唱出来的声音都不会好。一首歌,一开头声音就不对,唱整首歌的声音也对不了,而且越唱越砸。”①因此,起

2、音与歌唱的思维、呼吸、共鸣及音色联系非常紧密。从良好起音的歌唱心理、发声、气息、共鸣、咬字吐字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发声训练,对于歌唱发声功能的完善、歌唱技巧的形成和声乐作品的表现都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一、良好起音的心理准备8法国科学家胡森的“神经时值理论”证实,声带的振动是受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运动神经冲动控制的运动过程。②起音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和音乐情感内容相统一的整体协调过程,优美的歌声是心理活动指挥歌唱发声器官在生理上做出反应的物质(音响)效果。歌唱时呼吸器官的运动、共鸣腔体的调整、吐字器官的配合

3、等都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它们是在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发声整体中密切配合,统一协作的。按吉利的话来说,“在发某一音之前,把所要唱的每个母音的音响(以纯净或变形了的音形,根据表现的需要)预先从心理上去想象和从心理上去做形和着色它,就会引起有关部位的简单而又自发的(自然的)行动。”③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先想好了再唱”。起音之前决不能紧张,在任何音高上起音,心情始终是“轻松安静”的状态,发声器官各部分也不能紧张。在此前提下,要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歌唱发声工作,使“人声”乐器处在协调的歌唱状态之中,去努力体验“松而不懈、紧而不

4、僵”的感觉。用喝水的感觉吸气会使共鸣腔体非常通畅,吸气肌肉群的放松虚张,吸入的气息也比较深。当气息被“喝进”后不要做任何停顿,要马上以叹气的感觉“叹气”发声。练习叹气时可以在前面加上一个“假想的h”,这样自然就使喉咙、下巴、舌根处于放松状态,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打开喉咙和声音通道的畅通。最主要的是,这样最能发挥嗓音的伯努利效应,使声音“搭在气流上”。叹气之后呼气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着吸气肌肉群就会立即开始工作――吸气,这个循环是自动完成的,要富有弹性。8发声瞬间要感觉声音的发声点在胸口,嗓子周围要非常轻松自

5、如。“要想得到一个纯净的起音,声门闭合必须适度;要想让声门适度,就不能在发声时先主动闭合声带,这样嗓子上老挂劲儿,要在声门上找气而不是找劲儿,感觉气和声音混在一起,一道从‘嗓子眼’出来。”④二、从自然声区练起一般来说,自然声区是我们每个人不经过训练的原始音域,在这个音域内歌唱不存在高低音技术问题,呼吸比较自然,喉咙容易稳定,声音流畅动听,也容易调节和控制。自然声区练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两个声区的训练质量,许多高难的演唱技巧、正确的方法与感觉都来源于这一声区稳定、良好的感觉状态,所以起音的练习也最好从

6、自然声区开始。起音训练应当循序渐进,先在自然声区选择最舒服的几个音开始,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八度。练习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每天练习尽量不要超过一小时。起音时要求歌唱者在吸气前要张开胸腔,一定要主动打开喉咙来歌唱。气息要吸得深,感到从喉咙到胸腔是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脖颈松软,喉头下沉,要找到在胸口位置垂直叹气落底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尝试在低声区和高声区练习起音。此外,起音训练时还要避免单独使用真声或假声,要多体会“以假代真”的混声感觉。三、起音时的气息练习8呼吸在歌唱中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凡是

7、呼吸方法有问题的人在起音或发声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初学声乐的人往往认为歌唱需要很多气息,所以发声之前就尽可能吸入更多气息。其实这是个误解,因为吸得过多会使控制气息的肌肉变得僵硬而缺乏弹性,还会造成起音时气息对声带的冲击力过强,从而迫使喉头、声带处于逼紧的挡气状态,常常会出现憋气或者漏气的现象。所以起音之前要适度地深吸气,日常生活中闻花的感觉、打哈欠的感觉、惊讶的感觉、叹气的感觉等对于气息的吸入、保持、流动都很有启发意义。按照伯努利效应,不敢用气只能使气“漏”掉,但如果大胆地应用气息,却能把声门抽到

8、一起,使声门及时闭合。在起音之前可以让少量气息逸出,比如以叹气的感觉发出“哈”可能要浪费一点气息,但可以使发声者体会到下巴、舌根和前胸放松的感觉,可以体会气息从胸部到气管、口咽流动的感觉,这也是声音流出的“通道”。四、起音时的稳定喉头练习喉头稳定与否,是判断歌唱状态是8否正确的重要依据。歌唱中的很多错误发声比如气息上浮、音色干涩、声区不统一等都和起音时不正确的喉咙位置有关。喉头稳定时,有利于喉咙的打开和喉部肌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