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6348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新课标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改革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标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本文从数学新课程教学的标准出发,对数学教学的一些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感悟和见解,而希望彻底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让数学教学更新、更活、更有效。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教育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对数学学习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数学教学、数学学习中比较普遍地出现教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脱节,教学
2、效率不高。学生在长期的学校学习中逐渐失去了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的意识和动力。要改变现状,必须提高学生对数学教学学习的认识、改进教学学习的方法,提高教师对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认识,并拓展培养的途径。如何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一、使用数学教学语言6采用适当的数学教学语言,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数学教学的语言必须准确规范,这就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理解每个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内涵。模糊的语言,容易造成一些概念上的混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其次,教学语言必须简单明了,越复杂的表达,越会扰乱学生的
3、思路,令其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习。再次,教学语言最好能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减少学习的困倦感。教学语言若能幽默风趣,则会更生动活跃学生学习的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表情、手势等无声语言,使得学生更容易从感性上直接认识,有利于数学学习。二、增加情境教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加情境教学。这能使枯燥的课堂学
4、习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更愿意去学习,参与活动,接受新知识。笔者认为,教师设计的情境活动应基于如下原则:(1)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2)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维活动。(3)重视对学生的错误纠正。(4)注意与学生一起进行反思。6通常,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可以通过以下8种方法来创设:一是通过数学史料创设情境;二是通过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三是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四是通过日常经验创设情境;五是通过有趣游戏创设情境;六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动态创设情境;七是通过“问题解决”创设情境;八是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情境。实际上,数学
5、情境的创设没有固定的方法,教师要根据课的形式,充分挖掘数学内容中美的因素,再对之进行“美化处理”,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让数学教材具有启发性、趣味性,使教材好学、好用,变得可爱一些。三、基本概念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概念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它体现着对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性的抽象化,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其根本任务是使学生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明确概念所包括事物的范围,亦即准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它是学生思考问题、推理证明、提高解
6、题能力重要的基础知识。在其中,如何引入概念让学生接受,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概念的引入:(1)从实际引入,要充分剖析解读概念与实际内容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形式抽象,具体内容偏离较大的概念,应着力从感性认识、直观感知出发,练习教材的实际及学生认知结构的实际,借助辅助教具,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抽象出新的概念。6(2)从数学自身发展引入概念,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3)通过“以旧换新”引入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4)
7、通过类比的手段引入数学概念,这样容易把孤立、零碎的概念形成知识链、知识网络,形成一个能动的、有机的、思维系统的整体性链接。在引入概念之后,必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及时进行复述,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这个概念的印象,再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习题,联系生产实践、日常生活,达到巩固概念与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通过一些开放性题目的求解,让答案不唯一,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思考,产生学习的兴
8、趣。还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巧妙的解法,独辟蹊径,让学生思维不再局限于旧套路。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归纳类比。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如果过度,可能会导致相反的作用。所以,必须防止以下误区:6(1)片面追求“巧解”。巧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然而,一味巧解,则会让很多学生刻意模仿,反而忘了基础的解法,走入误区,使得学生忽略了基础知识,一味求新。(2)盲目贪图“多解”。适当的多解,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