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试题及答案

ID:10161106

大小:38.4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6-12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测试试卷(A卷)说明: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满分4分,合计20分)1.一般认为,数学科学具有、和的特点。2.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方法一般包括、和三个组成部分。3.建国以来,我们中小学数学教育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通常所致的“三个能力”是指和,以及。4.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和四部分。5.制约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是:和以及。二、判断题(每小题满分3分,合计15分)1.确定中小学数学教学目的要求的直接依据是学生的身心特

2、点与认知发展水平。()2.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个逐步抽象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3.学生运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在运算法则的掌握和运算技能的形成两个方面。()4.初中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乃是培养学生的逻辑证明能力。()5.中小学数学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三、名词解释(每小题满分5分,合计15分)1.数学的严谨性2.数感3.新授课四、简答题(每小题满分6分,合计30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确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数学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数学

3、教科书与数学教材的关系。3.空间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理解师生交往互动原则?如何贯彻实施?5.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检查与评价的作用是什么?五、论述题(每小题满分10分,合计20分)1.结合中小学数学实例,论述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及其工作要领。2.请举例说明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有哪些?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教学方法?一、填空题1.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2.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师生交流信息、相互作用的方式3.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4、,空间想象能力4.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5.学生因素,数学学科,社会经济发展评分标准:每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缺一项扣1分。满分合计20分。二、判断题1.正确2.正确3.错误。理由:运算能力及包括精确计算,也包括估算。4.错误。理由: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都是初中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目标。5.正确。评分标准:每道小题判断有误,扣3分;判断正确,而对于“错误”的未答理由,扣1分。每小题满分合计3分。三、名词解释1.所谓数学的严谨性,就是指对数学结论的叙述必须精确,结论的论证必须严格、周密,整

5、个数学内容被组织成一个严谨的逻辑系统。2.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的直观感觉,一方面能把现实生活中的数量抽象为数学中的数,另一方面又能利用抽象的数(结合适当的度量单位)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估计数量和运算结果。3.新授课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型。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新授课的课堂基本结构是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总结和布置作业。评分标准:每小题满分5分。建议根据大案的完整性分别赋予1分、2分

6、、5分。四、简答题(每小题满分6分,合计30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确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数学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包括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四个方面。2.一般说来,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包括了教师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教科书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教材。狭义的“教材”主要是指教科书及其配套的文本。按现代课程理论,教材可理解为教师用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学习材料。它包括教科书、参考书、讲课提纲、教学辅导材料以及辅助材料,如图表、教学影片、唱

7、片、录音、录像、磁带和多媒体等。但教科书却是教材的主体部分。3.空间观念是指能根据事物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也能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能够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4.这一原则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构数学知识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历程。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而非“解题者”;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非只是模仿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捕捉”对方的想法,双方产生积极的互动。(1)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

8、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简而言之,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师生交往?对此,我们认为: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