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代文化的忧郁性研究

日本当代文化的忧郁性研究

ID:10158500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1

日本当代文化的忧郁性研究_第1页
日本当代文化的忧郁性研究_第2页
日本当代文化的忧郁性研究_第3页
日本当代文化的忧郁性研究_第4页
日本当代文化的忧郁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当代文化的忧郁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日本当代文化的忧郁性研究摘要:日本当代文化具有忧郁性特征。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等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忧郁性。这种忧郁性的产生有其民族传统文化特质及其社会背景的影响,也与作家自身经历有关。它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以卓越的感受、现代性的技巧,架构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桥梁,并给予20世纪中国作家前所未有的创作启迪。关键词:日本当代文化忧郁性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许多日本当代作家作品中都具有忧郁性特质,无论是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还是村上春树,他们的作品中无不充满“孤独、寂寞”、“忧郁、彷徨”、“无奈”。从作家人生经历、社会环境和所处时

2、代背景出发,以上述三位作家为代表,研究日本现当代作家的作品特色,探究其所具有的共同特色――忧郁性,并总结忧郁性的形成原因,发现当代作家创作的隐喻意义,从其文本中抽绎出最浓密的国民主义价值观。以便更好地了解日本民族及其文化,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一、川端康成作品忧郁性的特征(一)川端康成作品的忧郁性9川端康成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作家本人对世界的“悲观”认识。他在童年没有感受到家人的温暖,相反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悲哀因素。他把这种深刻的情感宣泄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他的作品《伊豆的舞女》[1]全篇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淡淡

3、伤感。概括起来,川端康成的创作特点,是以虚无思想为基础,追求一种“颓废忧郁的美”。他的作品是由虚幻、哀愁和颓废三个因素构成的,以病态、失意、孤独、衰老和死亡,反映没落的心理和颓废的生活。(二)川端康成作品忧郁性形成原因1.日本传统美学的影响日本的“物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作家,尤其是川端康成。川端康成继承了这种“物哀”思想,《雪国》[2]描绘、展示了岛村所深深体悟到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徒劳”的缺憾美,这与日本传统美学十分契合,其文学作品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深沉而纤细,交织着主人公对自己处境的悲怨,融入了作家对主人公的同情、爱怜,因而呈现出一种朦胧而

4、感伤的审美状态。2.日本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9日本远古人受到岛国自然环境的恩惠和培育,对自然怀有深切的爱与亲和,对自然美的感觉敏锐而纤细,这种自然观和美学思想,成为日本人把握自然美和创造艺术美的底流。川端康成自觉而忠实地继承了这一审美传统。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加上频繁的灾害,无所不在的恐惧,在漫长的时间里雕塑了日本人的气质。对于工作、家庭、爱情,甚至神经质般的忧郁渗在了日本人的骨子里,这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也有深刻体现。3.佛教“虚无观”的影响佛教是川端康成作品“忧郁性”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佛教讲究“万物一如,轮回转生”、“虚无”、“

5、无常”,《雪国》结尾处描写了叶子的死亡,美到极致,蕴含了佛教“轮回转生”的思想,《招魂节一景》结尾处涂上了佛教“虚无”的色彩。佛教“无常观”不仅融于日本古代传统文学中,而且使得他的作品蒙上了“忧郁”、“悲”的色彩。(三)川端康成文学作品对中国作家的启迪9川端康成启发了新时期中国作家的审美眼光,使其从政治化、社会化的写作中逃离出来。随着20世纪以来中日文化交流不断加强,20世纪中国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类似于川端康成“物哀化”的审美趋向。莫言说过:在我刚开始创作时,中国的当代文学正处在所谓的“伤痕文学”后期,这时的中国文学,还负载着很多政治任务,并没有取得独立品

6、格,川端康成对美学的追求,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小说,中国的作家创作时应该去感受真正的文学对象和审美品质[3]。20世纪中国文学的忧郁类作品既有川端康成式的色调,更有其本土化生成性,不仅结合了日本式审美情趣,而且立足于中国民族文学,开创了新的文学创作形式。二、大江健三郎作品忧郁性的特征(一)大江健三郎作品的忧郁性大江健三郎的创作紧紧抓住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问题,深切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边缘弱势群体的关怀;对日本民族命运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担忧。大江健三郎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凝结在其文学作品中便体现出深深的忧郁性。“苦难”在

7、大江健三郎的作品里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作品都绵延着令人窒息的痛苦和绝望。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担忧,深深的忧郁性渗入其中。(二)大江健三郎作品忧郁性的形成原因1.个人生活体验的影响9大江健三郎的忧虑意识与时代幻变与个人体验直接相关。日本战败带来的民族屈辱,传统天皇制崩溃,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变革,都让他内心充满紧张和不安。残疾儿小说的灵感来自亲身经历,他把自己的残疾孩子与广岛的二战遭遇联系在一起。且将目光投向西方并最终停留在萨特身上。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中,世界存在荒谬性,积极自由选择自己的价值倾向,与大江内心深处对于时代、民族、人类的体验和焦虑

8、一拍即合。这一切促使他力图在文学世界中表现自己的忧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