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55825
大小: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6-11
《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思考摘要:生命化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全新的解读,显现了生命的灵性,激发了生命的活力,丰富了生命的内涵。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蕴含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最终让一个个独特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成长。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命化教育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高中政治课的生命化课堂的建设,无疑是生命化教育的重要环节[1]。但是,在现实教育活动中,教育异化、生命异化现象颇为
2、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让教育回归生命进行生命化教育的问题。生命化教育就是针对人的生命的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命为基点,在教育过程中依照生命的特点,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努力为生命的成长创造重要条件,引导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充分、富有个性地发展。生命化教育不仅是以生命为内容的教育,也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正在成为教育的主题和原点[2]。10一、高中政治课教学实施生命化教育的必要性正如张耀灿所说,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符合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及身心、思想和行为特点规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施生命化教育不是偶然,是有其一定必要的:(一)时代的呼唤。中国经济正处在从传统型
3、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全面而深刻的转变期,社会结构的飞速转变,多元文化的互相撞击,社会现象的日益复杂等,都对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的暴力犯罪率逐渐增高,青少年中出现对生命的漠视,对幸福没体验,对人生失去目标等现象,对高中生的价值观有很大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程,承担着引领学生树立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我们应该借开展生命化教育的契机,与生命教育相辅相成,协调一致,让生命化教育绽放活力,让高中政治课堂中的生命化教育真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教育发展的要求。10教育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在此意义上说,生命化教育是教
4、育的真谛。对学生进行生命化教育,是社会赋予教育的光荣使命。传统教育弊端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可以说,实施主体性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及生命化教育的提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教育自身的呼唤和发展的必然。(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要求教师树立开放性的新课程观;在师生关系上,强调鼓励、赞扬和欣赏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领学生;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而是文化的传承者、潜能的挖掘者、学习的帮助者和教育的研究者;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5、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评价上,开展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生命自身的发展,体现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对高中政治课堂中实施生命化教育,就是新课标的要求。(四)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学校教育是向真、善、美的教育。教育的核心是人,关注的也是人的发展。学校教育要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关注社会文明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他们追求生命的真善美,追求生命的意义所在。在此意义上说,生命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关注生命要关注人的肉体生命和人的精神生命。教育要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媒介,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和
6、发展。二、生命化教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令人担忧的现状10(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长久以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等因素,强调的是片面的、机械的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的培养。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支配的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完全沦落为知识的传授和反馈,没有生命色彩,看不到生命的活力和灵性。(二)教学内容单一,忽视学生生命发展。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完整的生命活动被简化为枯燥无味的认知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首要任务;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强调认知,忽视情感;注重共性,忽视个性
7、,考虑社会的需要,忽视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教师长期以来总习惯于和擅长于教教材,人们印象中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控制的被动地位,是被改造的对象,很少顾及凸显人的个性和完整的个体生命。(三)低效评价现象。10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导致对很多教学细节,尤其对教学评价的不重视,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正常开展。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以学生的成绩评论学生的水平,这样低效的教学评价是不利于体现学生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