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51706
大小:19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生物模拟考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生物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一)第Ⅰ卷1.将发芽的与未发芽的小麦种子各10粒分别研磨,用适量的沸水冲入烧杯,充分振荡并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涂,分别用碘液和斐林试剂鉴定,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芽种子的蓝色和砖红色比未发芽种子的要深B.发芽种子的蓝色和砖红色比未发芽种子的要浅C.发芽种子的蓝色比未发芽种子的深,而发芽种子的砖红色比未发芽种子的浅D.发芽种子的蓝色比未发芽种子的浅,而发芽种子的砖红色比未发芽种子的深2.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
2、~35~C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C3.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C.[H]+O2→H2O线粒体内膜D.H2O→O2+[H]类囊体膜4.右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B.存在于细胞
3、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一个平面上5.红海中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下两组实验(注: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实验装置、条件及时间都相同)。该实验说明: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性状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B.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物质决定C.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鲷鱼的性别决定与遗传物质无关6.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
4、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7.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电位变化)C.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过程中,穿越的膜层数为0D.兴奋在突触间隙处只能单向传递,且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8.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此生
5、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B.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有乙和丁C.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中获得的能量最少D.若丁的数量下降10%,辛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第Ⅱ卷(必做题)26.(17分)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1:l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资料2: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资料3: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
6、2倍。资料4:19世纪30年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资料5:l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15—。但电镜照片中,实际测得细胞膜的厚度约为7-1Onm。资料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1)仅通过对资料l的分析,你能对膜结构提出什么样的假说?(2)资料2、3中要获得纯净细胞膜,最好选择哺乳动物的哪一类细胞?试简述理由:(3)从资料3的
7、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资料4、5中,通过比较分析生物膜的计算厚度和实测厚度,科学家对膜结构模型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5)资料6中,科学家最早是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的膜蛋白,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的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综合以上实验,并在新的观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