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一套

2018最新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一套

ID:10149441

大小:24.8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6-11

2018最新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一套_第1页
2018最新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一套_第2页
2018最新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一套_第3页
2018最新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一套_第4页
2018最新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一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最新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一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8最新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一套(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默写1、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2.,阴阳割昏晓。(《望岳》)3.夜来城外一尺雪,。《卖炭翁》)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日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历历”的意思是。(2分)7.下列对本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

2、.首联通过描绘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的落差,引发诗人怅然之感。B.颔联通过描绘白云下水天相接之景,表达诗人物是人非的惆怅感。C.颈联通过描绘登楼远眺晴空下茂盛的草木,引起下联诗人的乡愁。D.尾联通过描绘日暮乡关的朦胧江景,表达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之情。(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天时不如地利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3、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8、选文的作者是时期的(人名)。(2分)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选文以“攻城者环而不胜”的例子,论证了“地利”的重要性B.选文以“守城者委而去之”的例子,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C.选文以“寡助”与“多助”的对比,论证了“得道”的重要性。D.选文以“域民……”三句,论证了“智慧”在治国上的重要性(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宋弘责桓谭

4、(宋)弘荐沛国①桓谭,为议郎、给事中②。帝③令谭鼓琴,爱其繁声④。弘闻之,不悦;伺谭内出⑤,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⑥之,且曰:“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沛国:古地名。②议郎、给事中:官职名称。③帝;指东汉光武帝刘秀。④繁声:此指花音曲子,类似靡靡之音。下文的“郑声”亦同此。⑤内出;从宫内出来。⑥让:责备11.解释加点字

5、。(4分)(1)为议郎、给事中为()(2)不与席而让之与()12.下列对“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能自己改邪归正吗?还是让人用法律检举你呢?B.(你)能自己改邪归正吗?还是让你们用法律互相检举呢?C.(你)能自己改正(过失)吗?还是让人用法律检举你呢?D.(你)能自己改正(过失)吗?还是让你们用法律互相检举呢13.宋弘为什么要对光武帝声称“臣之罪也”(3分)。14.从文中看,宋弘是一个、的人。(2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8分)雪地里的护眼神器(张钫)①

6、寒冬腊月,银装素裹,在一个雪后初霁、阳光明媚的午后,你站在皑皑的雪原上,欣赏“惟余莽莽”的北国风光,感慨着大自然的无尽造化,然而却不知危险正在悄然而至……②冬日的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非常高,加上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层对紫外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减少,在冰川、雪地、沙溪等炫目耀眼的地区,反射光的紫外线含量可达到5%左右,这种环境下,人的双眼在没有防护措施直接暴露于外界时,会遭受较强的紫外线辐射损伤,俗称雪盲,医学上常称之为太阳光眼炎,这主要是紫外线对眼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害引起的,会出现怕光、流泪、异物感、结膜充血等症状。③因此,当你出行在广

7、袤的雪地里时,一定要记得保护好眼晴!如今我们的滑雪、登山爱好者、科考队员等,通常都会有滑雪镜,护目镜等专业防护工具。然而在专业防护工具出现之前,常年生活在雪地里的人们是如何保护眼晴,免受“雪光之灾”呢?④在藏民集中的青藏高原,牦牛是他们最重要的畜力。为了应对雪原上眼的阳光,藏民们就地取材,常用耗牛下腹部的细绒毛作为经纬线编织成菱形或方形的网格,网格左右两端再延伸编成镜腿状,制成类似于眼镜的形状,可以挂在左右两耳上,这样便形成一种独特的牦牛眼罩。⑤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鄂伦春人,向来有冬猎的传统,他们为了防止雪光刺眼,也用黑色马尾自制了一种眼罩

8、,与藏民的托牛绒眼罩类似,但工艺略复杂。他们先用树条弯成所需的扁圆框架,然后用针引上马尾或马禁做线,在木框内编织成网,织完后再放入水中煮,取出晒干抽出木框,这样会增加弹性和硬度,不易弯曲。最后在两端缝制黑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