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49360
大小:40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五文言文汇总测试卷班级姓名一.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2、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被称道 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穷D.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责罚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B.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C.退论书策
3、,以舒其愤可以濯吾缨D.至激于义理者则不然 圣人不凝滞于物3.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 )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B.洎牧以谗诛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常能发愤而有所成就。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5.下列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稽其成败兴坏
4、之理 稽:考察B.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究:推断,探究C.则仆偿前辱之责责:责备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网罗:多方面搜集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通古今之变 ②成一家之言B. 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C.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D.①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7.对上面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面文字记叙自己遭受腐刑之后,完成《史记》创作的经过。 B.介绍了《史记》所包含的内容及所记事件的历史时期和创作风格。 C.能够体现其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5、鸿毛”的生死观内涵的句子是“就极刑而无愠色”。 D.表明自己的创作目的,是要将此书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之作。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
6、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临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报任安书(节选)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见狱吏则头枪地枪:同“抢”,撞击B.及罪至罔加罔:没有不,无不C.以稍陵迟陵迟:指志气衰微D.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重:慎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
7、①摇尾而求食②呱呱而泣B.①视徒隶则心惕息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①季布为朱家钳奴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①幽于圜墙之中②其制稍异于前3.下列各组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A.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B.彼且奚适也?C.翱翔蓬蒿之间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猛虎一旦落入槛阱之中也不得不摇尾乞怜为喻,渲染下狱受辱之恐怖。B.作者接连举出历史上周文王、李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