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

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

ID:10142020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1

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_第1页
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_第2页
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_第3页
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_第4页
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  摘要:《定风波》一文字面意思并不晦涩,然而如何让学生从浅显的文字中了解苏轼不同于世人的旷达与洒脱,洞察东坡的人生智慧,这是课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课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文中的两个“矛盾”作为突破口,构建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内涵。关键词:苏轼《定风波》教学反思预习铺垫课堂过程主题升华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

2、会的退避。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①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中体会出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隐式精神,是学习《定风波》的重点与难点。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苏轼的经历有较深入的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以《定风波》一词为切入口,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大胆“质疑”词的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大胆设想,为作者寻找合理解释,从而体味人物的丰富形象。7一、预习铺垫:东坡一生、两个关键词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享誉千年的大文豪,研究他的生平经历是了解苏轼其人、品悟其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课前能有较为扎实的预习铺垫

3、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谈起苏轼,不得不提到两个关键词:“乌台诗案”与“黄州”。“乌台诗案”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此案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的新政,苏轼因为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而被外调,更因为自己的“不吐不快”得罪了一批得势小人。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及他之前所作的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其逮捕,打入牢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可以看到,在“乌台诗案”之前,苏东坡的前半生是非常顺利的。他年少成名,21岁便以第二名的成绩中了进士,深受皇帝赏识,当世大儒欧阳修、梅圣俞等人更对他青眼有加,风头一时无两。的确,苏东坡是一

4、个奇才,他不但对文学颇有造诣,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就连绘画、书法、音乐、医药,甚至于烹饪、种植、水利等都有研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乌台诗案”之前,东坡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平步青云的人物对自己也是充满肯定与自信的,更或许有稍稍的得意。而随之而来的“乌台诗案”正好与自信得意的东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7“乌台诗案”究其根源,用苏辙的话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在围攻东坡的名单中,固然有政敌,但更不乏好友,他们的当中有的人目的还很明确――置东坡于死地。试想,在这种境地中,东坡的心情是复杂的,除了有对自己含冤的愤怒、对小人的鄙视,还有着对人性的怀疑。面对政敌众口一词的指控,苏轼抱

5、了必死之心,在狱中的两首诗可以佐证,《狱中寄弟子由》其一:“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诗中无一不透露出对人生的绝望、内心的惊惶,对比之前的自信与肯定,牢狱对他的折磨已不言而喻。在经历过“乌台诗案”这样的大起大落之后,或许很多人都无法从这个阴霾中走出来。因此,“黄州”这个地方对苏东坡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这里苏东坡完成了他一生的蜕变,在黄州这样一个僻陋贫瘠的寂寞之乡,苏轼不但抚平了青年时代的激情和傲气,更驱散了“乌台诗案”的阴云与瘴气。黄州团练副使――宋代的散官官

6、阶,相当于从八品。恰恰是在这样一个荒芜之地、担任这样一个微末的官职,苏东坡却达到了他做人和为文的最高境界,《定风波》正是东坡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二、课堂过程:一个设想、两个质疑7《定风波》一词字面意思颇为浅近,借助书下释义,学生便能了然。因此对于词义的解读不妨由学生充分发挥。对于词上阕的解读我以一个问题统之:“假如你从21世纪穿越到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你会看到一个怎样的苏东坡?”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激发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始窃窃私语,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都能体会到东坡的潇洒、豁达等。对于词的深入探讨我利用对诗文的两个质疑展开。上阕之中,作者说“

7、一蓑烟雨任平生”,然而小序中却说“雨具先去”,这是否自相矛盾?刚开始学生有些茫然,随后我给出一点提示:词作中有虚写与实写之分,此处分明是写心中事,而非眼前景。由此,学生不难想到,此处的烟雨正是“乌台诗案”中种种痛苦经历的象征,是苏轼人生路上风雨的象征。而词中的“一蓑烟雨”固然不是当天苏轼的打扮,而是他贬谪之后示人之装。在他的诗文中屡次出现这样的描写,如《鹧鸪天》:“村舍外,古道旁,杖黎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7又得浮生一日凉。”《浣溪沙》:“自庇一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寓居定惠院》:“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