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41296
大小:27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生物判断遗传物质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判断遗传物质知识总结:1、证明谁是遗传物质的方法:(1)分离提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缺点:物质纯度不能保证100%(2)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标记两者的特有元素;目的: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3)酶处理法:朊病毒遗传物质验证方法:去掉其中一种大分子物质(4)病毒重组法: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验证实验方法:一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与另一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重新组合,得到杂种病毒2、病毒的培养:病毒:专性寄生生活,用相应的活寄主细胞培养,不能用一般的培养基培养。3、设计思路:设法将组成病毒的化学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的观察它们
2、各自的作用。练习:1、(1)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5S和32P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 .(2)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 .(3)为什么不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4)用上述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
3、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 (31P、32P),原因是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 (35S、32S),原因是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 。答案:(1)含35S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标记;含32P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用于噬菌体DNA标记.(2)先将细菌分别培养在32P或35S的培养基上,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被32P或35S标记的细菌; 原因:噬菌体营寄生生活 .(3)检测放射性的仪器不能区分放射性是由什么物质产生的,因此,只能分开标记。(
4、4)31P、32P;噬菌体的DNA(32P)进入细菌后,利用细菌中未标记的含31P的核苷酸为原料进行半保留复制; 3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5S未进入细菌体内,而是以细菌内含32S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自身的蛋白质;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其遗传物质。2、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与人类关系特别密切。近年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的疫苗。要与禽流感做斗争,必须了解它、研究它,需要大量的供实验用的病毒结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病禽中
5、分离出禽流感病毒样本后,实验室培养禽流感病毒时,需要在一般培养基上加入 ,为什么? 。(2)要研制禽流感疫苗,必须知道其大分子组成,请设计实验探究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①实验原理:RNA液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还需补充的两个实验原理是:A: ;B: 。②去掉病毒中大分子成分的简便方法是 。③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结果:(3)在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后,证明禽流感病毒
6、的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答案:(1)活的鸡胚;病毒是专性活细胞寄生(或不能独立繁殖)(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显紫色;DNA与二苯胺试剂共热显蓝色;酶处理(或水解法)(3)设法将组成禽流感病毒的化学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3、某科学家做“杂种”病毒侵染实验。车前草病毒(HR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都是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由于所含RNA不同,因而侵染后导致的植物症状不同(如图a、b所示),将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离,使其单独感染植物;或使不同病毒的RNA和蛋白质之间重新组合
7、形成“杂种”病毒,然后使其感染植物(感染图示如C所示)。 A、TMV和HRV的结构和侵染烟叶引起的病症 B、TMV蛋白质外壳和HRV的RNA所合成的新品系侵染烟草叶的情况 ④(1)图a、图b的表现症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2)B图中①-④的分别说明了什么? ; ; ;
8、 。(3)B图所示整个实验证明(4)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5)依照B图的实验思路,实验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做法,也能得出问题(3)的结论,你认为应该怎么样操作?并预测将出现的实验现象。4、1997年美国科学家坦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