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

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

ID:10138321

大小: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1

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_第1页
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_第2页
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_第3页
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_第4页
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创造力结构理论的工科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探究[摘要]借鉴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思想资源,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特丽莎・阿玛布丽的创造力三结构理论关于创造环境、创造动机与创新教育三者关系的研究,对我国高校建构创新教育实践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并基于此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东北大学顺应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吸收创造力研究的思想资源,探索出“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关键词]创新教育模式工科高校创造力结构理论[作者简介]张立志(1970-

2、),男,辽宁抚顺人,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创新教育;黄晓颖(1979-),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科普部部长,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科普教育与创业教育。(辽宁沈阳110819)[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70-0391996年有两份研究报告备受世人瞩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成为发达国家进入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宣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

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凸显了创新教育的时代主题:“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中国领导人敏锐把握到了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不失时机地推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并深刻认识到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与此同时,源于美国的创造力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在改革开放初期传入我国,得到来自科学方法论和心理学领域的率先关注,极大推动了我国关于创造力及创新教育的研究

4、。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借鉴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思想资源,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就成为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重视的共同话题。一、阿玛布丽创造力三结构理论的现实启迪哈佛大学教授特丽莎・阿玛布丽(Teresa.M.Amabile)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创造力心理特征。她在《创造力社会心理学:一种组分观念》(1983)一文中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三结构理论”,即著名的“创造力组分模型”(componentialmodelof9creativity)。这一理论在同年出版的《创造力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进行了系统阐发。

5、阿玛布丽基于对日常创造行为的观察,概括了有关创造力本质问题的十条基本假设,其中最基本的假设是普通人的创造力与天才的创造力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任何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做出创造,即正常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依据基本假设而将其自成体系的创造力结构概念加以展开,从而构成为其创造力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阿玛布丽的创造力结构模型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领域技能(Domain-relevantskills)、创造技能(Creativity-relevantskills)及工作动机(Taskmotivation)(见图

6、1)。这三个部分在创造过程中的联合作用构成了个体创造力的运演模式,其各自特定水平决定了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其中,“领域技能”包括掌握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特别才能,指涉了创造个体在该领域进行创造的背景材料。领域技能的塑造主要依赖先天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运动能力,同时也依赖后天所接受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而“创造技能”则主要依赖于创造个体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依赖与领域训练有关的认知风格、工作方式,以及运用创造方法的能力。“工作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前者是创造个体在评价所从事工作与

7、自身兴趣匹配度时生成的,亦即对工作的基本态度;后者则是在特定情境之下个体对从事工作理由的认知,其生成既与个体低于外部环境约束的能力相关,也与外部环境对该工作各类约束的强度相关。9阿玛布丽认为创造的过程大体可为五个阶段,即提出问题、酝酿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和评价结果。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工作动机分别在不同阶段起作用,同时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见图2)。二、“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及其要素分析国际上关于创新教育(InnovationEducation)有两种通行定义。一种定义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为

8、了使人们能够实现创新而展开的教育活动,即凡是以培养个体创新素质、提高个体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各类教育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广义的”创新教育理念;另一种定义认为以培育创新意识与动机、创造性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那些教育活动,即是“狭义的”创新教育模式。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对创新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广义的创新教育日益成为国际教育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