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16383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0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周建元(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1.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的计算分为整数、小数、分数三个阶段完成。随着数概念的建立,数的计算逐步展开。分数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数的计算的最高阶段。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正是这最高阶段开始。 2.学习这部分知识,作用在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沟通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的联系;是后继学习分数计算的基础。 3.教学这部分知识,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同时要将分数加、减计算纳入整数、小数加减计算的系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加
2、、减法的实质。 (二)确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常要用三课时完成。下面仅以第一课时为例,谈谈教学目标确定的出发点及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 1.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而掌握法则的关键是要明白算理。为此,可从理与法的关系方面确定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计算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形成技能。由于本课时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因此技能目标应确定在“会”的水平上。 (3)从教材内容分析,无论从例题的情节还是法则
3、的运用,始终都是结合实际问题学习的。为此,能力目标可确定为,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概念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从知识系统分析,由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小数加、减法同属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为此,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应作为思想教育的内容。 2.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2)能够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
4、主义思想。 (三)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的算理是本课时的重点。这是因为,理解算理是掌握算法的前提。也就是说,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还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做。另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形式与整数加、减法相比,变化甚大。只有清楚计算的道理,才有利于学生抽象概括计算法则。二 (一)新知识教学前的准备 这阶段的准备工作要做到三个“说出”: 1.说出加、减法的意义。 2.能熟练说出分数意义,分数单位及分数单位的个数。这么做的意图,是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集中到对分数单位、分数单位个数的认识。为理解算理
5、铺平道路。 3.正确说出整数、小数加、减法法则的算理。这是通过对旧知的复习,为知识的迁移、进而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做准备。 (二)新知识的教学过程 4.出示例题,展现数量关系。 出示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边理解题意、边画出直观图形,以直观图形展现数量关系。 这样做的意图在于: (1)渗透只有单位1相同的前提下,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2)观察图形,易得到结论,即而提出问题——经过怎样的计算才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呢?明确主攻方向。 2.探讨算理,概括法则。 同? 母不变? 在讨论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还应以同分
6、母分数的加减加以补充、巩固。当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感性材料积累的比较充分时,再抽象一般规律,概括出法则。 3.运用法则。 这部分要实现的目标是 (1)巩固、运用法则,形成初步技能。 (2)强化对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的整理方法。 (三)新知识教学后的练习。 1.巩固性练习。以笔算为主,熟悉法则。 2.技能训练。以口算为主,形成初步技能。 3.正误判断。以学生反馈中的问题为主,澄清认识。 4.提高性练习。以学生讨论为主,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
7、的能力。三 (一)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正确运用谈话法。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创设参与概括计算法则的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2.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以直观图形再现数量关系,既有利于问题的提出,又可以作为验证结论的依据。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根据加减的互逆关系,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把一个例题,加与减的两个方面全部呈现给学生,起到省时、突出重点的效果。 (二)教学本课时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1.适时比较整数、小数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与区别。及时将新知纳入知识网络,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正确算法的道
8、理。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分数运算的启始课,在什么情况下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是本课的基本情节,是学习的前提,为此教师要心中有数,相机行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