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15479
大小:9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6-10
《了解国际营销的产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讲稿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导论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重点:国际营销的概念、企业经营哲学。难点: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异同。方法及手段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授课方式(请打√)课时安排6改进设想(教学过程)了解国际营销的产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等,熟悉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企业跨国营销的演进等,掌握有关国际营销的概念和企业经营哲学的演变。采用多媒体使用PPT教学。教学中经常渗入经典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一、
2、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1.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及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全球化及国内近些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经济及文化交织在一起。各国大部分企业经营活动已纳入全球范围,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在全球市场上参与竞争,无论企业是否走出国门,都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众多国外产品迅猛地进入国内市场,从而使原已饱和的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化,如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美国的可口可乐、柯达胶卷、麦当劳快餐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寻求新的市场,国际市场的开拓是寻觅新市场的目标之一,这是当今大多数企业从事国际市场营销的主
3、要动因。美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其众多大公司如cocacola、IBM、Intel、Nike、Mcdonal’s等公司在全球经营不足为奇,使人惊奇的是当今的许多全球公司遍及美国各个角落,美国经济面临的不仅是国内竞争者,还有许多国外竞争者,不仅有发达国家的企业,也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欧洲、拉丁美洲、亚洲一些国家国内市场比美国一般要小,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产品大量涌入这些国家,日本更是国内市场饱和而寻求向国际市场拓展的国家。2.国际市场的吸引力吸引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另一动因是国际市场的吸引力,即国际市场还存在着潜在需求,企业有利可图。美国是一
4、个极有吸引力的市场,人口近2.55亿,GDP达6.5万亿美元。该国家不仅进口一些高科技产品,而且进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的日用品,如鞋、服装、伞等,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营销提供了机会。日本和德国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市场,日本人口1.3亿多,GDP3.9万亿美元,德国人口0.82亿,GDP2万亿美元,这样发达的国家显然给其他国家到本国从事国际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中国人口众多,人均GDP仅700美元,但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有率还不高,1997年我国城镇中电冰箱普及率不到76%,照相机不到34%,空调不到12%,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讲稿吸尘器不到
5、10%,微波炉仅为5%;农村家用电器普及率更低,洗衣机拥有率不到22%,彩电达到22%,家用电冰箱8%,居民服务消费如住房、邮电、餐饮、交通运输、通讯设备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也比较低,这都表明我国市场仍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被列为国外企业最大的目标市场。3.政府鼓励与支持企业出口政策政府实施鼓励与支持企业出口政策是驱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巨大推动力。一般来说,政府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如减税、退税;金融货币政策如低息贷款、担保贷款、出口价格补贴;为企业提供诸多服务,如提供外贸咨询和国际市场信息等。所有这些支持均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如
6、日本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扩大出口提供低息贷款,设立专向贷款,期限为12年,年息仅为2.7%,还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及进入和发展国际市场咨询服务。韩国政府对出口超过1.5亿美元的企业,在税收、贷款利息率等方面也提供优惠政策。美国政府对出口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对出口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企业及团体授予有总统亲自签署的总统“E”字奖。英国政府对出口企业提供高达10万英镑的“进入市场保证方案”。我国政府对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设备出口予以免税,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制,为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近年不断扩大出口企业面,如私人企业可以直接从事国际贸易。4.科学技
7、术发展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物质前提任何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都离不开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先进的喷气式飞机等交通工具,出现了传真机、全球电脑与电话联网、全球电视卫星通讯广播等通讯工具,从而在地理上、时间上和文化上的距离大大缩短。这些距离的缩短使企业更容易走进国际市场。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零配件可来自其他国家,产品也可在其他国家销售。如美国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从日本、韩国、德国等几十个国家订购零部件,进行组装后销往世界各地。回到我国看一下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二、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1.国内市场竞争
8、激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市场逐渐形成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家用电器、汽车、手表、服装、鞋类等产品这种趋势更为突出。此外,国外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