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13261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0
《高雄市私立树德家商国文科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雄市私立樹德家商【國文科】教學設計基本項目單元名稱陶淵明《飲酒詩》第五首教材來源翰林版高職國文第二冊第七課教學時間四節班級人數教師張世傑備註學習者分析項目考量重點分析內容需求分析內在情境外在情境1.陶淵明畢竟還是逃離了官場,歸隱田園去了,未能做到「大隱隱於市」的境界。但心靈短暫的抽離,已讓他體驗到那種返本歸真的自在,實非言語所能形容。2.今天紅塵滾滾、市聲鼎沸的「人境」,喧囂複雜的程度恐怕遠遠超過古代,學生在面對混亂及多元價值的社會時,要如何取捨,宜引導學生思考。學習者地理位置程度差異性先備知識◎來自高雄縣市不同區或鄰近縣市的同學。◎高一,混
2、合班,學生程度參差不一。◎曾經閱讀過陶淵明的作品。(例如:桃花源記)學習目標認知目標情意目標技能目標1.欣賞陶詩的風格與特色。2.閱讀課文,培養鑑賞古詩的能力。3.體會詩人內心世界的恬靜閒適。4.反覆研讀,體悟陶詩的表現手法。5.語感的培養和詩歌表現手法的學習。6.由吟詠詩歌,學習滌濾塵念,靜觀自得的修養。項目考量重點設計內容設計階段教學內容在「仕」或「隱」之間,最後知道施展抱負無望,只有守住自己讀書人的品格,保有心靈自由而轉向寄情山水。深度:《飲酒詩》全文緊扣「心遠」二字,表現出棄官歸隱後,心靈得以自由平靜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享受。寫作背景:有社
3、會動盪的反照、有個人際遇的寄託。範圍:1.桃花源記。2.飲酒詩。3.提供其他與「酒」相關的詩歌讓同學參考。例如:李白《月下獨酌》或《將進酒》。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教學方法發表教學法講演法問答教學法講演法討論教學法練習教學法1.請學生課前先閱讀陶淵明的生平,在課堂中簡單敘述之。2.說明題解。3.提問:古體詩與近體詩的差異。4.教師介紹其家世及生平,其文學地位-田園詩人之宗。5.講解詩文。6.教師就本詩及桃花源記內容提問-「仕」或「隱」。7.將創造思考運用於作文,寫出有創意的文章。發展階段項目考量重點
4、發展內容教學資源粉筆、板擦教師手冊課本投影片教學內容及方法講演法討論教學法發表教學法問答教學法練習教學法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2.教師說明「心境足以改變人境」,引導學生進入課文主題。3.講解詩文,全詩意境分二層,整首詩中沒有一句與飲酒相關的字眼,點出主題-「心遠」。4.補充《飲酒詩》的注釋。5.分析修辭技巧(並舉二首古詩對照)。6.鑑賞:陶淵明的自得其樂,一如:「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二句。(他有一張沒有弦線的琴)7.教師就本詩內容提問-「仕」或「隱」,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陶淵明的思想在當時有什麼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可分組以腦力激盪方式就問題
5、加以討論)8.規定作業。項目考量重點評鑑內容評鑑階段教學目標認知目標情意目標技能目標1.了解古詩的起源與寫作手法。2.學生能說出這首詩表達上的特色。3.能掌握詩文要旨-抒寫作者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境。4.瞭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道理。5.體會「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處世原則:合理性與可行性。6.體會飲酒詩之精神:培養創造思考能力。7.能翻譯全詩。8.能善用所用修辭技巧(映襯、頂真、設問)。9.將創造思考運用於作文,寫出有創意的文章。學習者先備知識1.對田園性質詩文立意的瞭解。2.學習過陶淵明的文章。評鑑試題問答、筆試(學習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