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96308
大小:11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5
《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弹拨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和形制繁多,是极富特色的一类弦乐器。根据乐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差别,弹拨乐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以一个长方形木箱做为琴身,张以琴弦,平放着弹奏古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拨弦乐器,最早鉴于(史记)记载,在秦国以流传于民间,故称秦筝,至今已有2300年的历史。它的流传甚广,从岭南至内蒙,几遍及全中国。尤以河南、山东、浙江、广东、内蒙等地更被广泛的采用而闻名。最初的筝为五弦,到了隋代固定为十三弦,成为雅俗共赏的"众彩之师"。古筝的共鸣箱
2、上依次并行排弦,发音轻柔、典雅、华丽、委婉,可表达刚、柔、哀、乐之情感。现经改良,由十三、十六弦不等而发展到二十一至二十五弦,性能大为提高,深受人们欢迎。被用作独奏、重奏、合奏以及多种戏曲、曲艺和舞蹈等的伴奏 古琴在古代称为琴、瑶琴。现代称为古琴、七弦琴,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所崇尚的乐器之一。在中国古代文献《诗经》、《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都有记载。其造型优美,常见的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面外侧有十三个圆的标志,叫做徽,用以标明泛音位置和按音的
3、音位。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有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技音一百四十七个。一般采用减字谱与五线谱(或简谱)相结合的方法来记谱。 第二类:乐器装有四根、三根或两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多放在腿上弹奏 远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就有常柄、皮面、圆形音箱的琵琶,名「弦」。汉代亦有木面十二柱的琵琶出现。约在公元三百五十年前后,通过印度传到中国的一种琵琶,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叫「曲项琵琶」,这是现代琵琶的前身。它吸收了秦、汉琵琶的长处改造发展,并经后人不断改进,由有相无
4、品增加至四相十多品,民国后,采用十二音平均律,增至六相二十四品,音域扩大。演奏方法最初用木拨弹奏,唐代中叶改用手指,弹奏技巧经长期发展,日趋复杂,表现力益丰富。现今传遍中国南北各地,除做为演奏、重奏、合奏等纯乐器的形式出现外,在戏曲、曲艺、歌唱等伴奏乐队中也广泛地被应用,是我国相当重要的弹拨乐器。 又称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状如小型琵琶,原为山东柳琴戏、安徽泗洲戏、浙江绍兴乱弹等戏种的重要伴奏乐器,装有两根或三根琴弦,改革后加装为四弦,音域宽广、半音齐全、音色优美,被用作独奏及国乐团中弹拨组的高音声部。 三弦又名「
5、弦子」。由秦代的「弦」发展而来,三弦的名称最初见于明代文献中。在民间说唱音乐中,如北方的「大鼓书」(亦称说书)、南方的「清音」、「道情」等,三弦均为一种主要伴奏乐器,由于其声音铿锵有力,在乐队合奏中,常用来加强节奏效果。此外三弦也是一种极富特色的独奏乐器。 阮在乐队合奏中视相当重要的弹拨乐器。相传晋时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此乐器,故又名「阮咸」。阮经改良后,县有大、中、小,即低、中、高音阮之分。在民间戏曲及说唱乐中常见。在现代国乐团合奏中多参与伴奏。目前最常用的为中阮及大阮。 第三类:乐器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击弦取音,
6、约在明代由外国传入扬琴又称为蝴蝶琴,是民族击弦乐器。约在明代才由波斯一带传入中国。最初在广东省沿海地区流行,以后逐步遍及全国,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山东琴曲等乐种的主揍乐器之一,扬琴经过改良,出现了许多品种,有小转调、大转调、401扬琴、501扬琴、多功能扬琴,音域宽广,音质纯美,转调方便。扬琴演奏技法很多,有震奏、滚奏等多种。由于其清脆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又可同时奏出和音及快速琶音,在合奏中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乐器,独奏方面亦极有特色与表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