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

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

ID:10095287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5

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_第1页
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_第2页
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_第3页
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_第4页
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类别职业教育编号27定基调品意境嚼语言——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它们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极好的阅读范本。本文从定基调——品意境——嚼语言三个层次论述了诗歌教学的策略。关键词:诗歌教学;基调;意境;语言诗歌是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是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的文学体裁,而中国古典诗歌又是世界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古典诗歌群芳竞放、名家辈出。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汉乐府民歌到《

2、古诗十九首》,从“建安七子”到开创“田园诗”一派的陶渊明,唐诗宋词更是将我国古典诗词艺术推向顶峰。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这笔精神财富,对于陶冶情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所以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入的古典诗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视的,但大部分老师还是采用应试教学的方法,即根据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而进行有针

3、对的教学。在教学上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记忆文学常识,翻译全文,理解关键字、重点句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名句名篇等。显然,这种教法不仅让诗歌失去了他原有的光彩和神韵,也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甚至可能会使他们对诗歌产生厌恶心理。那么如何避免这一倾向呢?我通过实践和探究,总结出“古典诗歌教学三步曲”,即定基调——品意境——嚼语言。下面拟就这一诗歌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意见。一、定基调饱含着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重要特征,诗人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据事表意。教师可以运用诗歌的这一特点,让学生

4、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给诗歌定感情基调,请学生抒发自己诵读后的直观感受。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磅礴、豪放激昂;《雨霖铃》哀怨伤感、婉约缠绵;《登高》深沉豪迈、慷慨悲壮;《天净沙.秋思》萧瑟冷清、凄凉孤寂;《邶风.静女》清新明快、诙谐活泼等。每首诗都有其基本的感情基调,或多或少都能唤起读者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问学生:“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么样的?”学生多少都有话可讲。所以初步感知,确定感情基调是诗歌教学课的基础。如果一首诗的基调是明快的,教师却采用哀婉的语调

5、去讲解,不管他分析得如何精彩,都称不上是成功的。二、品意境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实不仅仅是词,诗歌都是讲求境界的。古典诗歌的教学,关键是学习如何走进诗歌的意境。我认为就中学生来讲,对意境的品味,可以从意象入手。“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象则是这一艺术境界的组成部分,诗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象。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

6、中,为诗人的思想情感所点染、浸润。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浣归少女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卷,但正如思想家阿米尔所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从这些景象中我们不难看出“象外有意”——即作者闲适空寂、淡泊宁静的心情。这些蕴藉了“意”的若干个和谐统一的“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又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7、涯。”这首小令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诗人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营造了一个萧瑟荒凉的意境,给全诗定下了悲凉惆怅的基调。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与首句相比,温暖写意,然而这么温馨宁静的家是别人的。这幅幽远恬静的画面,对于漂泊千里的游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刺激。正如沈祖棻先生所说的:“小桥流水,风景幽静,而人家安居其间,是显得非常安逸、悠闲,比起自己的奔波不定来,更引起羁旅之苦。而别人的一家团聚,也更引起自己的思家。自己不也有一家老小吗?故居或故乡不也是有这样的小桥流水吗?然而对于

8、这个旅人来说,这却是旅途,是天涯。”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与前面相呼应。瑟瑟西风,荒凉古道,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末句“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使得悲凉的色彩更为浓重,亦使全曲涵义彰显。此外,在品味意境时,一定要唤醒、驱动想象和联想。如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虚写的景,是作者想像的景,我们也可以通过想像去品味作者所营造的意境。虽“帐饮无绪”,但还是借酒浇愁,那么今夜酒醒后将会在何处呢?大概早已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