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掂量实物,小组交流的方式感受1克,1千克的质量,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2、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孩子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克与1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1克与1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生:准备2分硬币一枚,1千克实物师:橡皮筋,2分硬币,1千克实物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从一个简单实验引入:师:孩子们,先来做个实验(师拿出一短绳,别上钩子,挂上一袋子,把准备好的一重物放进袋子。)师:孩子们,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绳子变长了)师:说明了什么?生:绳子有弹性生:挂着的物
2、体重师:对,说明这个物体有重量,使得绳子被拉长了。(拿出一枚硬币。)师:它有重量吗?生:有(放进袋子)师:绳子怎么没有变化?生:硬币很轻师:一般说来,世界上的物体都有重量,有的重,有的轻(板书)要说物体有多重,得用到一些质量单位。你知道哪些单位可以说物体有多重?生:克,千克,吨,斤,公斤,两…….师根据生的发言分类板书并简要介绍国际制单位:克,千克,吨市制单位:斤,公斤,两师:今天咱们主要来研究”克与千克:板书课题:克与千克师:国际上,克用g来表示,千克用kg来表示.(板书)二,教学新课1,感受1克,建立1克标准.师:1克有多重?孩子们
3、请把准备好的2分硬币放在手心,闭上眼睛.这枚硬币就是1克重.感受一下,1克重吗?师:同桌交流一下1克给你的感受.全班交流:1克给你的感受生1:1克很轻很轻,像什么都没有放在手上.师:你用比喻来说清楚了生2:1克很轻,放在手心没有感觉.师:你真会形容.抽4个学生来表述1克的感受师:这些同学的说法都告诉了我们1克是很轻的,也说明克是一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当我们说一些又小又轻的物体有多重时通常就用克做单位.比如…..(课件展示一些小物体)师:你的身边有通常用克做单位的物体?生举例,如橡皮,铅笔,尺子,作业本……….2,感受1千克,建立1千克的
4、标准师:1千克有多重?孩子们,提起准备好的1千克的物体,提一提.然后,把1克硬币放在另一只手里,这1千克相对与1克来说,重吗?师:同桌交流感受全班交流生1:1千克重,提一会我的手都酸了.师:我听出来了,重。生2:1千克重,提着1千克的东西手都抬不起来.师:你的意思也是比较重。抽四个学生来表述感受师:有同学们的说法,我听出来了,这1千克比较重.也说明千克是个相对大的质量单位.3,认识关系式师:我也来试试这1千克有多重.(师提起学生准备的东西,发现是2袋500克的盐)师:他带的这是2袋500克的东西,是1千克吗?生:是,500克+500克=
5、1000克,1000克=1千克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1千克=1000克读2遍,区别读法师:根据这个克与千克的关系式,你知道2千克=()克,5千克=()克,8000克=()千克请生说想法.4,估计师环节小结:刚刚咱们通过掂一掂,说一说感受认识了克与千克,还了解到克与千克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孩子们学得不错.师:周老师这里有一袋黄豆,标签掉了,不知道有多重,你能帮我估计估计吗?生1(掂一掂):**克师:你凭什么这样说的?生:我感觉它和**差不多一样重.师:我明白了,他先掂一掂,然后找了个知道多重的物体来比较(强调比较)师:谁还来用比较的办法来估计
6、一下?生2:(找了另外的东西,掂)我觉得有**克多找几个学生来估计师:到底有多重呢?还得用称来称一称,巧了,我正好有一把称.你认识吗?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用法.(投影仪显示)生:弹簧秤,指着1就是1千克…..师称,请生看结果,得到数据.师:要想估计准些,得找好比较的物体.要准确知道,还得用到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称重,用到各种称.(课件展示各种称的图片,并简要介绍,同时展示三个用称视频)三、小结并巩固练习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师:那老师要验证一下.出示练习1,判断题:见课件2,填空题:见课件3独立完成书上第四题四,板书设计克与
7、千克1千克=1000克重2千克=(2000)克重量5千克=(5000)克轻8000克=(8)千克.课后反思这节课在设计中有以下四个方面反复考虑,有不错的收效。1、课的导入部分。环环相扣,能抓住事物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及学习的必要性,以小实验的形式吸引学生。实验先说明物体有轻重之分,那描述物体轻重就有许多的单位,学生自己举例来说自己认识或了解了的质量单位,然后进行一些简单梳理,进入本课学习的重点---克与千克2、质量观念的建立。这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设计时,不断地安排孩子们掂一掂,闭上眼睛掂量手中的物体。有了自己的感受,然后和同桌
8、交流,言语的交流使得感受得到深化,再接着全班交流,从而可以得到对这样的一种感受的数学描述。在感受千克时,又特意拿出感受过的“克”来比较,因为质量的轻重感受确实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轻,和绝对的重。每次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