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动漫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

10动漫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

ID:1008553

大小:14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06

10动漫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_第1页
10动漫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_第2页
10动漫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_第3页
10动漫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_第4页
10动漫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10动漫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淮学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2610101113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ChineseContemporaryLiterature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54学分:3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动漫文学方向)(本科)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系统了解现代文学三十年中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四、课程的

2、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动漫文学方向本科教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本课程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理清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通过精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文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概况(包括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主要成就和发展过程);所讲授作家的主要生平及创作道路;所讲授作品(或作品集)的概况(包括作品产生的背景、作品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内容)等基本常识。理解所讲授作家

3、作品(或作品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思想和艺术成就,以及相关文学现象和历史地位。掌握所讲授作家与重点作品(或作品集)的主要特点及相关文学现象;并能够比较分析与之相关的作家作品。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的渊源与过程的历史梳理,对五四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学的性质、意义与特征有较深入的理解。(二)教学内容:1.1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2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1.3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1.4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12(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五四”

4、文学革命和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及新文学社团。难点: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理论。第二章鲁迅(一)(共4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鲁迅主要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的学习,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创新。2.1《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2.1.1“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2.1.2“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2.2《野草》与《朝花夕拾》2.2.1《朝花夕拾》的“闲话风”2.2.2《野草》的“独语体”(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鲁迅小

5、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难点:《野草》奇特的意象和复杂深邃的精神和情感世界。第三章小说(一)(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对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不同的风格特征及其代表作家作品有较明确的把握与较深切的认识。3.1“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3.2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3.3“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问题小说、乡土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难点: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第四章郭沫若(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着重认识《女神》在新

6、诗史上的地位,熟悉并较深理解《女神》中一些重要诗篇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征。124.1《女神》4.1.1《女神》的“五四”精神4.1.2《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4.1.3《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4.2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4.3历史题材的剧作(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女神》体现的“五四”精神难点: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五章新诗(一)(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大体了解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新诗艺术发展几个阶段的不同面貌,着重把握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5.1新诗的诞生――“五四”

7、新诗运动5.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5.3郭沫若及其《女神》在新诗史上的地位5.4前期新月派:新诗的“规范化”5.5“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5.6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理念与艺术特色难点:郭沫若的泛神论对其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新格律诗派的创作主张及其创作实践。第六章散文(一)(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理解周作人、朱自清、冰心散文创作的特色。6.1《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6.2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6.3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6.4郁达夫和“创造社”作

8、家散文6.5“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二)重点与难点12重点:周作人的“言志派”散文,冰心、朱自清散文与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难点:周作人散文的艺术观念。第七章戏剧(一)(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