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

ID:10080937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24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_第1页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_第2页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_第3页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_第4页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呼吸衰竭:1.呼吸衰竭: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或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诊断标准为:PaO2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2.呼吸衰竭指数(RFI):指PaO2与FiO2(吸入气的氧浓度)之比。当FiO2不是20%,可作为呼吸衰竭的指标。RFI=PaO2/FiO2,如RFI≤300可诊断为呼吸衰竭。3.限制性通气不足:指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主要原因有呼吸肌活动障碍、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胸腔积液或气胸。 4.阻塞性通气不足:由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不足。常见原因有气道痉挛、炎症、水肿、肿瘤及异物等。5.等压点:呼气时

2、,气道上有一部位的气道内压与胸内压相等,称为等压点。正常人等压点位于软骨性气道,气道不会被压缩,某些病理情况(如慢性支气管炎),使等压点下移至无软骨支撑的膜性气道,导致小气道受压而闭合。6.弥散障碍: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厚度增加和弥散时间缩短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7.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分两种:一种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VA/Q低于正常,发生功能性分流;另一种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VA/Q高于正常,发生死腔样通气。都可引起气体交换障碍致呼吸衰竭。8.死腔样通气:肺动脉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动脉炎、肺血管收缩等,可使部分肺泡血流减少,VA/Q明显高于正常,患部

3、肺泡血流少而通气多,肺泡通气不能充分利用,称为死腔样通气。9.功能性分流(静脉血掺杂):病变重的部分肺泡通气明显减少,而血流未相应减少,使VA/Q显著降低,以致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动脉化便掺入动脉血内,类似于动-静脉短路,称功能性分流,也叫静脉血掺杂。10.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称为肺性脑病。发生机制主要为缺氧、CO2潴留及酸中毒对脑血管和脑细胞的作用,导致脑间质水肿和脑细胞水肿、γ-氨基丁酸增多、磷脂酶活性增强及溶酶体酶释放,从而引起神经细胞和组织损伤。 1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于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及全身性病理过程(如休克、败血

4、症)等引起的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病人通常发生Ⅰ型呼吸衰竭。 12.真性分流:解剖分流的血液完全未经气体交换过程,称真性分流。肺的严重病变,如肺实变和肺不张,是该部分肺泡完全失去通气功能,但仍有血流,流经的血液完全未进行气体交换而掺入动脉血,类似解剖分流,也称为真性分流。 13.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累及心脏,主要引起右心肥大与衰竭。发生机制较复杂,与呼吸衰竭时缺氧和CO2潴留及H+浓度过高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心肌舒缩功能降低、红细胞增多使血黏度增高等因素有关。 肾功能不全1.肾功能不全: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障碍时出现多种代谢产物、药物和毒物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

5、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2.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严重急性病理过程,往往出现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水中毒等综合征。3.慢性肾功能衰竭:一些肾脏疾病的晚期,肾单位进行性破坏,有功能的肾单位越来越少,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历而体内逐渐出现代谢废物蓄积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综合征。4.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血液灌流急剧降低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无器质性病变,血流恢复,肾功能也迅速恢复。5.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也称为功能性ARF。6.肾后性ARF:肾以

6、下尿路阻塞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又称阻塞性急性肾功能衰竭。7.非少尿型ARF:肾内病变和临床表现较轻,病程短,预后好,特点为:尿量不减少,在400-1000ml/d左右;尿比重低,尿钠低;有氮质血症;多无高钾血症。8.少尿:尿量小于400ml/d.9.无尿:尿量小于100ml/d.10.氮质血症:急慢性肾功能障碍,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的蛋白代谢产物,因而使血中尿、肌酐等非蛋白氮的含量大量升高。11.夜尿:正常成人每天尿量1500ml,白天约占2/3,夜间仅占1/3。慢性肾衰时,夜间尿量和白天尿量相近,甚至超过白天尿量。12.多尿:24h尿量超过2000ml。13.等渗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7、晚期,肾浓缩和稀释功能都丧失,其终尿渗透压接近血浆晶体渗透压,尿比重固定在1.008-1.012之间。14.肾性骨营养不良:是CRF,尤其是尿毒症的严重并发症,也称肾性骨病,包括儿童的肾性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骨囊性纤维化,发病机制与高磷低钙、PTH分泌增多、1,25-(OH)2-VitD3形成减少、胶原蛋白代谢障碍及酸中毒有关。15.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时,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体内水钠潴留和分泌降血压物质(如PGE2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