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 魅力·血性·韬略

刘备 魅力·血性·韬略

ID:10079348

大小:4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24

刘备 魅力·血性·韬略_第1页
刘备 魅力·血性·韬略_第2页
刘备 魅力·血性·韬略_第3页
刘备 魅力·血性·韬略_第4页
刘备 魅力·血性·韬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备 魅力·血性·韬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刘备魅力·血性·韬略由于《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及巨大影响,一些历史人物真实形象被文学作品颠覆了,其中刘备就是一个典型。《演义》的作者将历史上颇能体现刘备血性及神勇的几件事情移花接木给了张飞、关羽,同时,将其亲自指挥的两次战胜曹军的战役的功劳记在了诸葛亮名下,刘备成了一个爱哭,大小事依附于人特别是依附于诸葛亮,性格仁柔有余而阳刚不足的忠厚长者了。以至于看了《演义》的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这有很大误会。我们透过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来看,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个很有人格魅力、有血性、有

2、军事韬略的英雄人物。著名学者易中天在谈三国往事时,充分肯定刘备是一个英雄,并说,如果刘备不是一个英雄的话,关羽、张飞就不可能一生追随他并誓死相从。这个观点符合历史的真实。人格魅力《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所记载的刘备是有着不同常人的魅力的。刘备虽有皇家的血脉,但却经历了家道中落、幼年丧父的人生悲剧,少年儿童时代为生活所迫便随母“贩履织席为业”,始尝人生艰辛。贩履织席摆地摊是上不了台面的“下贱”行业,但少年刘备忍了,与活下去相比,面子又能算啥呢?俗话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那摆得了地摊何尝不是百事可为!这段为生活所迫的人生逆境

3、磨砺了刘备的心志,也铸就了他与人为善的品格。人们就不难想象,后来作为一个集团首领的刘备,表现出来的对老百姓的亲善友好及怜悯之情(刘备败走襄阳携十万百姓渡江,对百姓不离不弃就是证明)是与少年刘备艰辛经历及品德修养分不开的。刘备的母亲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尽管穷,也要送儿读书。刘备15岁时,母亲送他与公孙瓒、刘德然一道师从原九江太守卢植。少年刘备在为人处事及社会见识方面的不同凡响,令他的同宗刘德然之父大为赞赏,当时刘德然的父亲每次给儿子的学习费用时都给刘备一份,以至于德然之母少不了一些闲话,德然之父却说“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4、”。卢植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儒,刘备投其门下自然长了不少见识。师从卢植读完书后,刘备有过一段失业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他喜欢交游,又因得到卢植的亲传亲授,见识不凡。时逢“十常侍”乱政,黄巾军起,许多热血男儿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当时的刘备想必是爱与年青人谈理想、谈抱负、谈天下大势,加之他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平易近人的性格,人缘极佳。这些青年人当中有怒诛地方恶霸而逃亡在外的关羽,有为人豪爽、以屠宰为业而颇有资财的张飞,有为人幽默滑稽、擅于辩论、性格耿直的简雍……“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三国志·蜀书·先主

5、传》如是记述当时的情景。中山的两位大商人张世平、苏双,常做贩马的营生,资财千金,常往来于河北涿郡。有一次,他们遇见一个颇具异相年青人:手很长,双手下垂能过膝盖,耳朵很大(《三国志》是这样描写的)。这个年青人就是后来名字响当当的刘备。这年青人言语不多,神情从容,并不容质疑地透露自己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张、苏两位富商与这年青人接触,“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显然,刘备的内在精神气质和人格力量让两位富商折服,认定他是一个很有作为和抱负的青年,只是当时刘备的处境是特别缺钱,所以毫不吝惜地资助其图大事。刘备就是用这两位富

6、商的赞助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支私人武装,并有关羽、张飞的加盟,这支部队后来成了刘备事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平易近人,处世仁义,使刘备深得民心。刘备在事业发展的早期,“征讨”过黄巾,因战功做过安喜县尉、高唐县令,后来投奔他年轻时的好友时任朝庭中郎将的公孙瓒,任别部司马,后担任平原县令。在他任平原令期间,抓了两件大事。一件大事是加强武备建设维护一方百姓平安。东汉末年,战乱、匪患使底层百姓苦不堪言,“百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刘备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积极训练军队加强战备,一时外敌不敢贸然来犯,百姓过上了少有的安宁日子。另一件大事

7、是主抓民生建设。刘备来自于底层百姓,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抑制豪强对百姓的侵吞,迅速恢复因战乱而破坏的地方经济,帮弱势群众主持公道,使百姓很快能安居乐业。由于刘备善待百姓并颇有政绩,在民众中口碑好。但有个人却对刘备很不爽,他就是平原县的土豪刘平。刘平之所以不爽,主要出于腐朽的封建门第观念,认为刘备这样一个织席贩履之辈竟然做起他的父母官来了,加之百姓们敬佩刘备,他心里便很不平衡,由不平衡生怨恨心,由怨恨心而起杀心,于是收买了一个刺客……当这位刺客潜入刘备的府邸,刘备还以为是普通群众来访,本着一贯的“善下人”的作风非常友善地接待

8、他。这刺客一见刘备,便惊觉与曾经见过的县令不同,在打照面的瞬间迅速作出判断,他所要行刺的刘备是个好官。结果,这刺客不但放弃行刺计划,还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刘备后离去。“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如是描述当时的情境。显然是刘备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刺客。血性与武功凡是有英雄气的男人都是很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