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研究进展

ID:1007514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4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研究进展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现今医院常见的脾胃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烧灼及疼痛感、餐后腹胀感以及早饱感,常可伴见嗳气、恶心、呕吐、纳差等胃肠道不适症状。本病不仅在医院常见,即使在未就诊人群中,本病仍有约20%~40%的发病率,可见本病发患者数众多,且经常未被重视。本文就笔者在临床用药的效果做一简单阐述,并对本病的临床诊断做一简要概括。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研究进展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生活越来越不规律,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现今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

2、上腹部烧灼感、疼痛、餐后饱胀以及早饱感,常可伴见嗳气、恶心、呕吐、纳差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即使在未就诊人群中,本病仍有约20%~40%的发病率[1],其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2]。本文就本病的诊治情况略谈几点自己的体会。1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1.1诊断标准5根据罗马Ⅲ标准,FD的诊断标准为:①病程≥6个月,且最近3个月至少出现一项以下症状:上腹烧灼以及疼痛的感觉、餐后觉胃胀以及早饱感;②经胃镜等实验室检查后显示:可排除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及肝胆胰相关疾病等。1.2鉴别诊断①FD与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两者临床表现相似,但通过

3、钡餐透视可发现消化性溃疡可见突出到胃壁内的影像,胃镜检查可更直接的诊断疾病,并且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程度。②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有些慢性胆囊炎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非慢性上腹部绞痛病史。通过腹部B超以及胆囊造影检查,结合患者病史、病情及发病症状常能作出诊断。③胃癌:早期胃癌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可以通过相关检查确诊,因此常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但由于病情的不断加重,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其症状可能与本病相似,但胃癌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可同时伴见体重减轻、疲乏、贫血等消耗性症状,可以通过胃镜、PET-CT等检查确诊。2治疗2.1一般治疗FD患者在饮食中应避免生冷油腻及辛辣

4、食物,晚饭时间可稍微提前,且晚饭量宜少,避免睡前纳食过多。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要特别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境以及充足睡眠。2.2药物治疗2.2.1抗酸剂5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可以快速减轻胃酸过多相关症状;常用一些偏碱性且不易于人体吸收或者容易代谢的离子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但此类药物不可长期使用,否则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2.2.2促进胃肠动力药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纳食后的不适感;常用药物包括多潘立酮、贝络纳以及红霉素等。红霉素给药途径多为口服,若出现胃轻瘫的情况可予静脉给药,但不作为本病的首选[3]。但因FD患者对本药具有依赖性,因此不作为

5、临床最常用药。2.2.3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于HP(+)患者应彻底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尤其是针对已经进行前两种治疗的患者[4]。常用治疗方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联合用药治疗。2.2.4抗焦虑-抑郁治疗部分因患病而导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应选择抗抑郁药进行治疗,例如阿米替林等。另外,精神心理治疗即对本病有治疗或缓解的作用,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2.2.5助消化药作为治疗腹胀的辅助用药,可以减轻腹胀、增加食欲,常用药物包括益生菌制剂、消化酶等。2.26中医治疗5在中医中讲,胃气以降为顺;且胃为腑,六腑以通为顺,因此致病多以满、以滞为病理特点。常见

6、病因无外乎感受外邪、先天不足、饮食失宜以及情志失调几项,导致人体正虚邪实、气滞血亏等病机,影响到中焦则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肝胃气逆、脾气下陷等,上逆的肝胃之气可导致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下陷的脾气可导致腹泻或便秘、疲乏等症状;最终导致人体气机逆乱、阴阳失调。治疗上应主要以恢复六腑通降之气,恢复肝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以理气降逆和胃为治疗大法,可兼以疏肝、活血、祛瘀、化湿以及通络等大法。近年来,众临床医家的经验也表明,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使用中医作为辅助疗法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仅使用西医治疗的患者。同时还应该嘱咐患者,平素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放松心情的生活;饮食上

7、应偏清淡、温热的食物,禁食生冷油腻辛辣。3结语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治疗上多为针对症状治疗,复发率较高。因此,应加深对本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并且更好的将现代化科技手段应用于本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效果较好,应广泛使用于临床。参考文献:[1]马家骥.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5-277.[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20-422.[3]唐旭东,卞立群,王凤云,等.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现象与中医药治疗思路[J].中医杂志,2010,51(3):27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