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ID:1006610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23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学活动是一个灵活的生成过程,创设情境的具体运用与方法,形式更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笔者将它们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六类:一以旧引新,铺路搭桥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课堂导入以旧

2、引新,既灵活地复习了旧知,进而也自然地提出了所要研究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更使新知的学习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教《百分数应用题》时,先出示这样一道题目:一桶汽油倒出刚好是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然后将题中的改为40%,让学生计算。又如教学6《分数的认识》时,和孩子们一起玩拍手游戏,老师拍手时孩子们听好,看好,然后拍出老师所拍次数的一半,我拍8,你拍4;我拍4,你拍2;我拍2,你拍……这时孩子们有的拍了一下,有的不会拍了,分数就在这里自然而然的生成了。这样的课堂导入有助于学生形成

3、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二联系实际,激发求知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的实例既生动又具体,选择一些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作为情境导入,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高涨,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关于新知的学习中去。如教学“年、月、日”时,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爷爷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女明年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爷爷和孙女今年各几岁?又如教学“乘法应用题与常量关系”时,先问同学们有没有到商店里买过商品?买了些什么商品?你是怎样

4、付钱的?学生回答说买过本子、铅笔……,有时只要看单价,有时需要用乘法,如单价是6角,买3本,就得用6乘以3。于是教师就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关于本节课新知的探索:商品的价钱,买东西的数量与应付的钱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体会它的亲切与自然。6三活动探索,快乐学习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若要实现真正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给足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多让学生自己动

5、手操作,多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观察、类比、想象等,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自主探索与创新的源泉。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安排这样的一次操作活动,让学生把一个蓝球和五个红球放在口袋中,一边摸,一边找一个人来进行记录。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知道事情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从而引出并揭示课题“可能性的大小”。又如教学“平均数”时,让学生分小棒,让他们把6根小棒分成两份,于是出现了以下几种分法:1根和5根,2根和4根,3根和3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最后一种分法叫作平均分。这样的情境导入既让学生感受

6、到了在操作活动中获取知识的轻松快乐,又让学生对于新知的探索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四采用故事,激发联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故事是小学生的第一大需求,是小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能使小学生处于拟人化的世界,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6开展思维,丰富联想,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可能性”时,编制了“狄青抛铜钱”的故事:宋代,南方迷信鬼神,大将狄青讨伐侬智高时,大部队在桂林的南面,狄青假装祈祷说:“对胜利还没有把握。”拿来一百个铜钱,向神灵约

7、定:“如果真能打胜仗,那我投出这一百个铜钱都是面向上的。”旁边的人劝道:“如果不如意,恐怕会打击士气。”狄青不听。全军将士都紧张地凝视着。狄青挥手一掷,一百个铜钱都是面向上。部队欢呼,声音震动了山林。狄青也十分高兴,要左右拿一百个钉子来,按照铜钱在地上的分布情况,把钱钉在地上,亲手用青纱笼封盖,说:“凯旋之后,定当酬谢神灵,取拿铜钱。”这样的课堂导入在小学生原本就熟悉的历史故事中注入了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津津有味的历史故事中领悟新知,运用故事的悬念,激发学生对于新知的渴求。五歌谣引路,抛砖引玉6歌谣能不断调节学生

8、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使学生的情绪处在兴奋与抑制的不断交换中,达到课堂的动静结合。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学生会感到松弛、愉快、满足,并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教学《乘法口诀》时,请一些学生到讲台上来扮演青蛙,其他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数青蛙》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两声跳下水。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