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ID:10062544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3

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3页
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4页
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深入钻研物理知识,对物理产生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物理;质疑;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281-01一、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1.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造成学生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即使回答和解决问题,也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其答案都是事先按照标准框定的,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

2、性大,问题意识淡薄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2.学生对问题的把握能力,造成不会或不敢提出问题。初中生年龄还小,又是刚接触物理学科,所以他们还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另外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的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教师和同学认为知识太浅薄等,所以学生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处于潜在的状态。53.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不想或不愿提出问题。(1)自卑心理。由于经受一两次提问失败的教训一些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如人的心理,总感到自己无法回答或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久而久之,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提问或不敢提问。(2)畏惧心理。一些学生

3、有时由于担心教师的责骂或学生的讥笑,产生害怕情绪,有时面对较难的问题也会产生畏难情绪。(3)侥幸心理。在课堂中,一些学生往往以为教师不会请他回答问题而不作积极准备。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不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师生距离就会越拉越大,所以,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来沟通双方感情,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内不仅应对学生提出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鼓励表扬;对不符合的教学要求的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也应予以肯定和尊重,对学生敢于提出针对教师或教材的问题的勇气

4、和态度首先应予以肯定,然后再引导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逐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展现学生的个性。52.激发观察兴趣,利用学生好奇心来提出问题。从本质上讲,好奇心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往往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注意,以及弄清它们的因果关系而提出种种问题,是潜在创造力。精心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想方设法增加各种有益于观察事物的刺激物,提供尽可能多的观察机会。养成爱科学、乐于观察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每个物理教师要着力进行的工作。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案,增加实验的趣

5、味性、探索性。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安排教材中没有的趣味家庭小实验,都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能引出探究行为,提出问题。如我在讲授《电功率》时,对疑难问题“比较小灯泡亮度”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拿两个“2.5V1W”和“2.5V3W”的小灯泡并联,让他们正常发光,同学们看到3W的小灯泡亮,这时,有几个同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不论串联还是并联,是否总是‘2.5V3W’的小灯泡亮呢”这一问题,结果全班的学生兴趣大增,进行实验后解决了问题。53.渗透事例教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

6、出创造发明的事例,对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认识到“问题意识”的意义是非常有益的。如在《科学之旅》关于“怎样学习物理”的教学中,利用STS介绍“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1)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2)伽利略在观察中提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做出了什么猜想?(3)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4)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由此,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锲而不舍的追求,一切都习以为常,机遇和成功恐怕永远不会光顾的。4.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

7、”意识加强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这节内容时,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及了解反射类型有镜面反射、漫反射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启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看电影时,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发生了什么反射?(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发生了什么反射?而教室两侧的同学总能看到另一侧的字亮得模糊,又是发生了什么反射?通过引导、诱发,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