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辽宁省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选不全得2分,不选或有错误选项不得分)1.以下关于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大速度(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小速度()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二宇宙速度(D)地球上的物体无论具有多大的速度都不可能脱离太阳的束缚2.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B)在同一高度,将物体以初速v0向
2、不同的方向抛出,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D)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的功与物体所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3.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那么卫星的(A)速率变大,周期变小(B)速率变小,周期变大(C)速率变大,周期变大(D)速率变小,周期变小4.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g/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h的过程中(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C)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D)物体克服阻力做
3、功为5.同步卫星离地球球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A)a1:a2=r:R(B)a1:a2=R2:r2(C)v1:v2=R2:r2(D)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A点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被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B点时,其动能为(A)(B)(C)mgH-mgh(D)7.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A)某行星的质量(B)太阳的质量(C)某行星的密度(
4、D)太阳的密度8.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B)当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不做功(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正负相反的(D)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以做正功9.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质量的比m1:m2=1:2,它们运行的线速度的比是v1:v2=1:2,那么(A)它们运行的周期比为4:1(B)它们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C)它们所受向心力的比为1:16(D)它们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比为1:16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体相对静止
5、在楔形物体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楔形物体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左移动了距离s,在此过程中,楔形物体对小物体做的功等于(A)0(B)mgscosθ(C)Fs(D)mgstanθ11.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km,运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12.关于汽车在水平路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启动后以额定功率行驶,在速率达到最大以前,加速度是在不断增
6、大的(B)汽车启动后以额定功率行驶,在速度达到最大以前,牵引力应是不断减小的(C)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要减小速度,可减小牵引功率行驶(D)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再减小牵引力,速率一定减小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有3道小题,第13题4分,14题4分,第15题4分,共12分.)13.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最短时能储存的弹性势能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在一带有凹槽轨道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上,如图所示,用钢球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而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实验时:(1)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___
7、_________________.(2)计算弹簧最短时弹性势能的关系式是EP=__________.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验证的是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它动能的增加,以下步骤中仅是实验中的一部分,在这些步骤中多余的或错误的有______(填代号).(A)用天平称出重锤的质量.(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用导线把它和所需交流电源连接起来.(C)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重锤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把重锤提升到一定的高度.(D)接通电源,释放纸带.(E)用秒表测出重锤下落的时间.15.在”验证机械能
8、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