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39726
大小:63.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2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荆州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15分,每小题3分)1.D(髓应读suǐ,蹴应读cù,颦应读pín)2.C(A项,贯-灌,帐-账。B项,娇-矫,桀-舛,卓-灼。C项,头-投,拙-绌,败-拜,标-彪,柄-炳。D项,贬-砭,既-即,辰-晨)3.C(A项,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极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它强调双方都处在困境之中。可用慷慨解囊。B项,登堂之室:比喻在技艺、文学艺术和其它学问方面有了高深的造诣。C项,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和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符合语境。D项,平步青云:比喻轻而
2、易举地登上显贵的地位。)4.C(A项词语赘余,删除”多”;B项“原型是真实经历”“反映了事迹”动宾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的主要原因”“的结果”)5.C(冒号应管到句末,但A项中“并且不止一个学生这样回答”不属于学生回答的内容,故“小品演员”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B中的最后句号在后引号外。D中“三四”应用顿号隔开)二、(12分,每小题3分)6.C(C项中的“满足收益大于成本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生态学原理”是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两者之间不能构成因果关系。)7.A(文中第二段说“‘经济’内容或被忽略或被置于极其次要的地位……是不符合市
3、场经济下的循环经济本质的”,因此,A项中“‘经济’内容处于次要地位”的说法不正确。)8.B(A项绝对化,原文中有“几乎”一词;C项缺少前提,忽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D项无中生有。)9.C(A项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说法,B项忽略了企业的环保责任,D项中循环经济在经济上不一定占有优势。)三、(9分,每小题3分)10.D(修:遵循)11.B(④说的是古公迁岐可以迁的情况。⑤说的是东晋不能迁都的原因。)12.C(“齐迁临淄,晋迁于绛、于新田”,都不是为了“避寇而迁都”,国家不会因此而衰亡,是作者认同的迁都。)四、(24分)13.(1)我们祖孙二人,互相
4、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更相,相依。1分。废远,废掉奉养而远离。1分。译出大意,1分。)(2)现在那些富裕的人家,留给子孙后代的东西,只有田宅罢了。(所以……者,……的东西,用来……的东西。1分。遗,留给。1分。译出大意,1分。)(3)周平王初年,周朝虽然比不上强大的楚国,难道还不能胜过衰弱的东晋吗?(虽,虽然。1分。顾,难道。1分。微,衰弱。译出大意,1分。)14.(1)冷月玲珑,湖光潋滟,小舟在碧荷丛中穿行,诗人吹着箫观赏湖上的明月,品尝着秋风送来的缕缕荷香。这两句融情于景,诗人与明月、湖光、小舟、碧荷交融在一
5、起。“摇荡”一词不仅写出“碧芙蕖”在清波中摇曳的倩影,也把小舟的荡漾、月光的沉浮、箫声的起伏以及诗人心情的激荡一齐表现出来。(2)“贪”表明诗人寻访旧日栖隐之所的心情非常迫切。联系全诗看,这一“贪”字表现了作者对精神超脱的一种追求,表现了诗人笑傲湖山的自得之乐。15.(1)觉今是而昨非(2)鸟倦飞而知还(3)烟光凝而暮山紫(4)落霞与孤鹜齐飞(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6)无边落木萧萧下(7)施耐庵(8)孟浩然五、(18分)16.陈寅恪关注的是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1分),“对对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语文的真正特色(2分),能让大家对民族传统语文充满
6、自信(1分)。17.①平生只有一张复旦公学的文凭;②在德国读书时,坚持不要学分、不求博士文凭的游学;③从西方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④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⑤为清华大学招生命制了“对对子”的试题。以上五点,答对四点得全分。18.①13年的游学,表现了他不拘泥于文凭、追求宽阔学术视野的治学态度;②开辟崭新的学术领域,表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强烈自信心和崇高的爱国情操;③用“对对子”作为清华招生的试题,表现了他大巧若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19.主要运用了设问的表现手法(1分)。第⑤段提出了两个问题,在⑥、⑦两段分别进行了回答(1分)。能引人注意,启发
7、思考(1分)。充分展现了陈寅恪对中国文化的深切热爱,以及让中国学术走向国际学界的不懈努力(2分)。六、(12分)20.答案示例:地坛和史铁生的母亲一样,也是史铁生的精神支柱,她的无言的沉静把史铁生从绝望中唤醒,使其走向对生的热烈追求。(全用上所给词语得1分,切合文意2分,文笔通顺得1分)。21.魏晋南北朝士族文明传承(答对三个即可。)22.①“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包含的哲理是:事物各有所短长,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②“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包含的哲理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或:发展的
8、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③“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包含的哲理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