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29743
大小:7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16
《漫谈“七恶业”(二、见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漫谈“七恶业”(二、见惑)二、见惑 下面对“七恶业”的第一个层次——馋嘴或贪食、懒惰、好色或邪淫,以及类似的品性展开分析。这些都属于佛教所谓见惑中的身见。 1.官能的功与过 人的一切感受、思想、行为,都离不开感觉器官和支配它们的神经中枢。佛教把眼、耳、鼻、舌、身、意称做六根;把概念及直感的对象,或感觉、知觉、思维活动的客体,即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境或六尘;把以六根为依,对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称为六识。六根、六境、六识合在一起叫十八界。六根、六境和六识对
2、于人类生命的活动和发展居功至伟。没有它们,一个人比行尸走肉还要可怜——连最简单的活动都不可能,就是一堆肉,与一块木头或石头没什么两样。我们的感官可以帮助我们趋利避害:眼睛和耳朵可以识别危险的东西;鼻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变质的食品,也可让我们远离可能有害身体的环境;气温下降时,寒冷的感觉让我们想起添衣,有的人天生没有疼痛的感觉,骨头断了也不能自知,这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当我们的身体缺水和营养时,我们会有渴和饥饿的感觉,我们想吃的久违的食品中或许恰好含有我们的身体最缺的营养素。另外,没有感觉器官,人类也无以追求和认识真理,无法感受美的事物
3、,享受美好的生活。 但是,六根并不只是忠实的仆人,它们还经常充当我们的佞臣和内奸——道教有所谓三尸九虫的说法,若祛除有神论的成分,还是满有道理的。道教认为这些坏东西潜伏在人的身体中,专门教唆人们干坏事,让我们贪图美食男女之欲,产生诸多烦恼妄想,带来各种危害。因此,六根也是我们生命的大敌。 六根接触六境,会产生种种感受,佛教把它们分为三类——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的感受),自然状态下的人总是倾向于追求乐的感受。但有的时候,这种追求会把我们引向歧途,这正是“七恶业”根源所在。 吸毒者为满足六根的需要,不惜损害自己的精神
4、和身体的健康。例如吸食大麻,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第一个方面是神经障碍。吸食大麻可以引发意识不清、焦虑、抑郁,有的甚至出现类似于躁狂症(精神病的一种)的症状和自杀欲望。再就是偏执狂、妄想,可以导致杀人事件的发生。第二个方面是记忆方面的损伤。滥用大麻以后,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都逐渐减退,使人思维迟钝。第三个方面是运动功能的损伤。吸食大麻可以导致肌肉的协调功能、平衡功能的丧失。严重者四肢颤抖,会丧失操作复杂东西的能力。第四个方面就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美国传统辞典》把毒品(drug)定义为“一种化学物质,如麻醉剂或迷幻剂,能
5、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行为的改变并易吸食成瘾”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0年12月28日 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后两个定义只界定了毒品的违法性、成瘾性,而未提到其危害性。 1967年,一位名叫莫德尔的西方学者给毒品下了这样一
6、个定义:毒品是由其化学特性改变现存生物体的结构或功能的任何物质。这项定义强调了毒品具有活跃的化学成分,能影响人类的肉体或精神行为。这一定义,扩大了毒品这个概念的外延,不但把非法的物质(如海洛因、大麻等),而且也把酒精、烟草、咖啡,甚至某些食品都归入了毒品的范围,因为它们都含有能够产生消极的后果的活跃的化学成分。该定义提醒人们,任何一种物质的滥用都可能导致灾难的结果。我觉得,这个定义对于我们认识人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大家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吸毒者,只是我们不能自觉。 2.甘脆肥浓,腐肠之药 如果你吸烟、
7、嗜酒,你是吸毒者,因为烟、酒是合法的毒品。 如果你喜欢可乐、雪碧和果汁一类的饮料,而很少喝水,你是吸毒者,因为这一类饮料是甜蜜的毒品,至少过量饮用会变成甜蜜的毒品。天津有一个儿童自从出生就没喝过白开水,只喝果汁和各种碳酸饮料,结果长到五六岁就得了糖尿病。其实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无奈他的父母,一对从小生活困苦的夫妻不愿让自己的儿子“受苦”,于是培养出孩子对这些甜蜜毒品的依赖性,这孩子开始是被动,后来便主动地享起甜蜜毒品之“福”来了。 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30%以上的疾病都和不当饮食有直接关系(我疑心这个比例太低)。从读
8、书和个人生活体验中,我逐渐明白,只要一个人多学点营养学知识,实行素食就会有非常好的健康效果;而沉溺于膏粱厚味,迟早要受到生命规律的惩罚。人类历史上的智者,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例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就已总结出“香美脆味、厚酒肥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