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38424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7
《确保大合班教学质量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确保大合班教学质量之我见[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开展大合班教学似乎成为各高校的唯一选择。导致对大合班教学驾驭乏力、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教师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特殊客体“活”的特质。确保大合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把“教”与“学”有机统一起来。 [关键词]大合班教学本质改变思路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各高校的师资和其他教学资源都显现出一定程度的紧张状况,开展大合班教学成为高校的唯一也是无奈的选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合班教学更加难以驾驭,教学质量更加难以保
2、证。究其原因,除了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学生人数多的外在局限之外,教师对大合班教学的驾驭理念、驾驭模式、驾驭能力恐怕是更主要的原因,根本上在于教师对教学的本质特点把握有失偏颇。 一、教学的本质特点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由有着共同目标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和谐互动,“教”与“学”的高度融合,统一构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学活动是这二者的统一,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认识复合活动。”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这决定了教师在“教”的活动中应发挥主观
3、能动性;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学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客体,教师则成为主客体间“活”的中介,这又决定了教师在“学”的活动中具有引导作用。综合起来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能动的、但同时又是受导的地位。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告诉我们,必须看到学生作为主体的“活”的特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是教师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引导学生、满足学生,并以此为基点设计和整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
4、互感染的过程。 如果教师对教学活动本质特点的把握有所偏差,必将导致在大合班教学中,造成“教”与“学”的相互脱离,破坏教学过程的一体性、完整性、实效性。 二、影响大合班教学效果的两种倾向 实践证明,大合班教学效果难如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本质特点的把握有所偏差。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在一些教学实践中,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忽视了学生是能动的学习的主体,教师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刻板化、单边化。 教学活动刻板化突出表现在,完成知识的
5、传授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惟上,教学过程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课堂小结的教学模式惟上,教师的教学灵性被压抑,学生的个性需要乃至共性需要被漠视。特别是,在教学管理与评估中,教学督导专家往往把自己曾经的教学方式方法、甚至陈旧的学科观念和教学观念带到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估中去,把个人的经验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唯一标准。这使刻板化的特点被进一步强化。 教学活动单边化突出表现在,是课堂上只能听到教师和极少数学生的声音,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被剥夺。教师是“主角”甚至是“独角”,任务是把
6、知识装到学生这个“知识容器”中去;学生是“观众”与“听众”,任务就是温顺地配合教师接受灌输。教学中缺乏真正平等、有效的互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位置被忽略,成为单纯的知识受体,处处显示的是教师的核心优势地位。 这种倾向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它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有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人的存在,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必然导致大合班教学效果的低下。 另一种倾向是,有些教师又片面地将学生看作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作为。具体
7、表现为教学活动随意化、表面化,教学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深刻性。表面上看,课堂教学似乎形式多样,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教学过程,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设计者、引控者的角色被弱化,嘈杂的课堂失去了质感和目标,学生的学习未能受到正确引导而迷失方向,教学处于无序状态,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这两种倾向都不能正确地体现“教”和“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出现了“教”与“学”相脱离的现象。 只有正确把握教学活动的本质,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克服大合班教学中的弊端,提高大合班教学的质量。 三、改善大合班教学质量的思
8、路 1.改变教学评价观念,关注学生主体特质。学者郑金洲认为,“在课堂的重构中,首先至少应树立有关课堂的四点基本认识: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第 四,课堂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