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28126
大小:112.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5-06
《论文学史范型的新变──兼评傅璇琮主编的《唐五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学史范型的新变──兼评傅璇琮主编的《唐五代文内容提要中国文学史百年行程,范型无虑三变。范型转换的基本动因在于受西方近代文论推动,文学史家的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由泛杂向科学演变。但中国文学史在获取现代性的同时,其本身的完整性、丰富性和中华文化的传统特色却也受到一定损伤。新时期以来的学术反思,呼唤一种新的大文学史观,从而将文学史写作推向新阶段。《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就是这一时期众多实践成果中的卓越代表。关键词文学史范型文学观大文学史观中国文学史学科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这是一个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而其实质与标志则集中地表
2、现于文学史范型的转换。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探索,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和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合作进行着一个题为《中国文学史学史》的项目,希望通过史的清理,抽出一些理论性的认识,加深对文学史学科的理性把握,用以促进这个学科在新世纪的发展。在阅读和思考中,我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百年来文学史范型约有三变,因而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而目前正处于第三个阶段之中,这次大转型,在文学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强烈鲜明的时代印记,也都取得了不少实绩。本文就想对此作一些论述,并从这个角度来评论《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的价值和意义。决定文学史范型的因素不止
3、一端,而其核心则是文学观和文学史观。文学观和文学史观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不是一句话所能概括的。但千头万绪中,又有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那就是对文学本质和特性的认识。因为只有首先明确了这个,才能对文学与非文学作出清晰的界定,才能在丰富多样而性质复杂的历史文本中准确地分辩出真正属于文学史的那些资料,把它们遴选出来,经过加工写入史书,以全面、深刻地反映文学史曲折起伏的演变过程,而不至于因为混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从根本上累及一部文学史的科学性。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观察文学史范型的一个最小、最底层基点,那就是文学史家对于文学内涵与外
4、延的判断,或者说是文学的义界和范畴的划定。正是以此为根据,可以看到我国文学史学者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我国的文学史范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下面,试对此作出说明,限于篇幅,这说明只能相当简略的。第一个阶段,我国的文学史研究者从旧式文人(或者还是经师)蜕变而来,他们所持的基本上是古旧的文学观。最早的文学史教学还没有与经学、小学、文章学等区分开来;最早的几部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所表现的文学观均以泛杂、庞大、含混、朦胧为特色,其文学史观也可以说是传统的大文学史观,由此形成了我国文学史最早的范型。那时候,无论林传甲、黄摩西,
5、还是在他们之后的谢无量,虽然都已不同程度地接触过西学,但对文学特性的认识,基本上都还相当老派,和章太炎所谓的“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的观点差不多,其重要标志就是泛杂而不纯。林、黄之书所述的中国文学,范围极广。林书从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演变史讲起,涉及音韵、训诂、修辞等学,把群经、诸子、史书都算作文学,汉魏以来,则以骈散文体为关注对象,诗词曲赋这些在后来的中国文学史中充当主角的文体,却不在他的视野之中,至于说部、杂剧、院本、传奇之类,则不但更无地位,甚且被看作淫辞邪说,认为只有无识文人才会重视它
6、们。比之林传甲,黄人(摩西)的整个世界观都进步了许多,文学观也相应比较开明。比如,王书就把诗、词、曲三种文体放到了文学史主体的位置上,并特列专章论述明人章回小说和戏曲创作,见解相当精辟。可是,黄人依然沿袭自古相传的泛杂文学观,在他的书中,一些曾在古代政治事务中广泛应用的文字,如朝廷的诏告制敕,官员的书表章奏,乃至金石、碑贴、制艺时文等等,也都被习惯性地作为文学而论及,加上他的书是随编随印,未能统一修订,所以显得格外杂而不纯。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比林、黄二书晚出,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之前出版的体系最严整的一部文学通史。此书
7、受到外国文论更多影响,在书前《绪论》中介绍并比较了中外的文学定义,其有云:“欧学东来,言文学者或分知之文、情之文二种;或用创作文学与评论文学对立;或以实用文学与美文学并举。顾文学之工,亦有主知而情深,利用而致美者,其区别至微,难以强定。”他已感到中西在文学范畴的划分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和某些矛盾,若用西学观点论中国文学,会有不少难以解决的矛盾。他的自理办法是让在中国文学人本位,充分尊重中国文学的实际,用大文学史观对之作尽可能广泛的囊括。但在具体尺度的掌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制作“文学各科表”以罗列文体类别时,将表谱
8、、簿录等“无句读文”和虽有句读而属于学说、历史、公牍、典章等文字,也归入文学之中,在各时代文学的叙述中,也时时不忘经学、史学乃至小学的内容,显然未能严格划清文学史与学术史的界线,而这就是借鉴“近人”章太炎的结果。第二阶段的特点,是文学观由泛杂渐渐向精和纯转变,文学史的范围和各文体在史中的权重分配也随之发展变化。这一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