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中西药结合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ID:9660402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中西药结合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药结合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药结合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药结合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药结合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L.编辑。中西药结合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L.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临床常见,治疗较困难。自2008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例,女38例;年龄24~56岁,平均为38.3岁,病程最短的1个月,最长的8年,平均病程15个月;对照组:42例,男1例,女39例;年龄25~55岁,平均为38.1岁,病程最短的1.2个月,最长的7.5年,平均

2、病程14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学会色素斑组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④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⑤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1.3中医诊断标准[2]:肾虚型:斑色褐黑,面色无华,伴见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沉细。  两组患者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2方法  2.1治疗

3、方法:对照组:外涂药物为5%氢醌软膏(泰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自制)、0.025%维A酸乳膏(商品名迪维,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糠酸莫米松乳膏(商品名艾洛松,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以1:1:1的比例调和,每晚一次,外涂色斑部位;治疗组:在对照组外用药物的基础上加内服药物,维生素C0.2g,3次/天,维生素E0.1g,2次/天,、六味地黄丸,3次/天,每次8粒。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及色斑消退后嘱患者均应注意避光、防晒,保持情绪乐观,多食蔬菜瓜果,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睡眠。  2.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l.5统计软

4、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疗效判定标准[1]  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    4结果  4.1治疗结果:病例脱落2例,出现不良反应2例,均被剔出临床试验。  4.2不良反应:一般初始治疗的一两天,局部会出现红斑反应,可暂停外用药物,待红斑消退后,继续使用,多在治疗2周左右色斑开始明显变淡,逐渐消退。色斑消退后,可逐渐减少外用药的次数,隔日1次,

5、逐渐至每周1次维持。    5讨论  黄褐斑属中医黧黑斑、肝斑范畴,陈实功《外科正宗》:黧黑斑者,水干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内,以致火燥结成斑黑。中医认为黄褐斑多由肝气郁结、肝肾阴虚,不能制火,虚火上延,以致火燥结成斑黑。黄褐斑患者的发病及病情加重,往往与情绪变化相关,常伴有胁肋部胀痛不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不足之症,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补中有泻、调整肾功能,中医的肾包含有内分泌的部分功能,通过调整肾功能,祛除致病因素,全身症状改善,淡化局部色斑。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是局部皮肤色素增加,维生素C能抑制多巴的氧化,并使皮肤中已形成的黑素还原为无色物质

6、和使黑色素转变为水溶性的胶样物[3];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维生素C、E合用有协同作用[4]。局部外用药由5%的氢醌软膏、0、025%的维A酸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以1:1:1的比例调和而成。氢醌及对苯二酚,是酪氨酸-酪氨酸酶系统的抑制剂,抑制黑素小体形成并促使其分解,导致黑素细胞破坏,淡化色斑[4];维A酸可影响黑素细胞的色素生成,对酪氨酸羟化酶、多巴氧化酶及二羟基吲哚氧化酶等三型催化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黑素形成、减轻皮肤色素沉着,淡化色斑[5],维A酸还具有角质溶解作用[6],可以促进药物渗透;糠酸莫米松乳膏为皮质类固

7、醇制剂,单独使用会出现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但与氢醌、维甲酸制剂联合使用不仅起效快,且能有效抑制黑素细胞的合成与分泌,降低黑素产生[7]。本组病例采用内服VC、VE、六味地黄丸,外用氢醌、维A酸、艾洛松,内外同治,效果显著、持久,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和顺应性良好,方法较为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