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我国现行侵权规则的连接性问题

ID:9653081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我国现行侵权规则的连接性问题_第1页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我国现行侵权规则的连接性问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我国现行侵权规则的连接性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我国现行侵权规则的连接性问题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我国现行侵权规则的连接性问题中.L.国没有赶上文艺复兴这架马车,没有乘上工业革命这班火车,但一定要登上信息革命的班机。2008年,中国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提升中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了规划和目标。知识产权被提升到国家战略位置的程度,政府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的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与其相关的侵权行为呈现出专业性、广泛性、高收益型的特征,去年10月到今年6月,国务院统一部署了在全国开展打击侵犯知

2、识产权和假冒伪劣专项行动,各级执法部门共立案15.6万件,破案1.6万起。1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似乎更应当从侵权行为的规则建构上夯实基础,实现知识产权的正当效益。  一、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概念和构成要件  知识产权作为与物权、人身权相同的绝对权,是侵权行为所针对的对象。而所谓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加害他人知识产权而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知识产权作为民法的特别法,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理论上应遵守民事侵权责任的一般原理。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

3、担民事责任。学界大多认为根据该条款,构成侵权行为的四要件为违法行为、侵害事实、过错、违法行为与侵害事实有因果关系。所以,人们就很容易想当然的就认为知识产权的三部法律应当对四要件理论承继下来。然而,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诉,知识财产的非物质性,例如将作品上传至网络,决定了对其的侵权行为将会对产权人造成一夜之间财产烟消云散的效果。如果仍然坚持这四个要件,将使得产权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有关活动从准备到生产,直至进入流通领域(即有了实际损害),才能依法维权。2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针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诉前临时禁令制度,但仍然无法从实体

4、法上予以真正解决问题。  在英美法系中,对于侵权行为分为两类:侵权与侵害,其差别主要体现在根据有无损害结果的发生,是否需要担负损害赔偿的责任。认定侵权,无需有过错实际损失等要件,只要有侵权事实即可。而只有错误或过失存在,才有侵害的产生,自然也需承担赔偿责任。这便是侵权行为的二要件理论。将此适用于知识产权的侵权规则上,对于一般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只要两个:第一,行为人实施了一定的行为;第二,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而不需过错及实际损害的要件。  其实即使依大陆法系国家的有关规定例如《德国民法典》第823条规定和

5、《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来看,针对的也是因过错而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侵权行为,并非一切侵权行为。但在我国《民法通则》106条来看,却突破了这一限制,针对一切侵权行为。可见,两大法系在一制度中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也为我国今后对侵权法的修改上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  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归责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应以何种根据承担责任。归责原则是指判定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规则,是判断侵权行为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据。此种根据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即法律应以行为人的过错还是已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

6、断标准,抑或以公平考虑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而使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3  一般而言,归责原则可以分为过错责任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三种情况。我国《民法通则》106条采用了过错责任。正如前文所诉,这一规则使得过错责任涵盖了停止侵害及损害赔偿两种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扩大了过错责任的适用范围,上升成民事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  就知识产权而言,归责原则体系应当按照前文中预想的构成要件来予以构建。即以严格责任为普遍原则,以过错责任.L.为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是普遍原则,即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侵权行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权等。而过

7、错责任为特别原则是指,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在行为人有主观过错的条件下,行为人才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向权利人承担赔偿责任。虽然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该归责体系有所描述,但是语焉不详,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造成法官的误解。  建立和完善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相配合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体系,才有既保障权利人的切实利益,使有过错的人承担赔偿责任,又能效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我国现行侵权规则的连接性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我国现行侵权规则的连接性问题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我国现行侵权规则的连接性问题中.L.国没有赶上文艺复兴这架马车,没有乘上工业革命这班火车,但一定要登上信息革命的班机。2008年,中国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提升中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了规划和目标。知识产权被提升到国家战略位置的程度,政府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的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与其相关的侵权行为呈现出专业性、广泛性、高收益型的特征,去年10月到今年6月,国务院统一部署了在全国开展打击侵犯知

2、识产权和假冒伪劣专项行动,各级执法部门共立案15.6万件,破案1.6万起。1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似乎更应当从侵权行为的规则建构上夯实基础,实现知识产权的正当效益。  一、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概念和构成要件  知识产权作为与物权、人身权相同的绝对权,是侵权行为所针对的对象。而所谓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加害他人知识产权而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知识产权作为民法的特别法,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理论上应遵守民事侵权责任的一般原理。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

3、担民事责任。学界大多认为根据该条款,构成侵权行为的四要件为违法行为、侵害事实、过错、违法行为与侵害事实有因果关系。所以,人们就很容易想当然的就认为知识产权的三部法律应当对四要件理论承继下来。然而,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诉,知识财产的非物质性,例如将作品上传至网络,决定了对其的侵权行为将会对产权人造成一夜之间财产烟消云散的效果。如果仍然坚持这四个要件,将使得产权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有关活动从准备到生产,直至进入流通领域(即有了实际损害),才能依法维权。2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针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诉前临时禁令制度,但仍然无法从实体

4、法上予以真正解决问题。  在英美法系中,对于侵权行为分为两类:侵权与侵害,其差别主要体现在根据有无损害结果的发生,是否需要担负损害赔偿的责任。认定侵权,无需有过错实际损失等要件,只要有侵权事实即可。而只有错误或过失存在,才有侵害的产生,自然也需承担赔偿责任。这便是侵权行为的二要件理论。将此适用于知识产权的侵权规则上,对于一般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只要两个:第一,行为人实施了一定的行为;第二,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而不需过错及实际损害的要件。  其实即使依大陆法系国家的有关规定例如《德国民法典》第823条规定和

5、《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来看,针对的也是因过错而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侵权行为,并非一切侵权行为。但在我国《民法通则》106条来看,却突破了这一限制,针对一切侵权行为。可见,两大法系在一制度中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也为我国今后对侵权法的修改上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  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归责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应以何种根据承担责任。归责原则是指判定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规则,是判断侵权行为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据。此种根据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即法律应以行为人的过错还是已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

6、断标准,抑或以公平考虑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而使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3  一般而言,归责原则可以分为过错责任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三种情况。我国《民法通则》106条采用了过错责任。正如前文所诉,这一规则使得过错责任涵盖了停止侵害及损害赔偿两种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扩大了过错责任的适用范围,上升成民事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  就知识产权而言,归责原则体系应当按照前文中预想的构成要件来予以构建。即以严格责任为普遍原则,以过错责任.L.为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是普遍原则,即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侵权行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权等。而过

7、错责任为特别原则是指,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在行为人有主观过错的条件下,行为人才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向权利人承担赔偿责任。虽然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该归责体系有所描述,但是语焉不详,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造成法官的误解。  建立和完善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相配合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体系,才有既保障权利人的切实利益,使有过错的人承担赔偿责任,又能效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