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15997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适应性训练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适应性训练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高原适应性训练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方法对拟进驻高原的160名汉族男性青年战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名),在进驻高原前3个月进行适应性训练,3个月后当其抵达海拔5200m驻地后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109819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对其进行评分,同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结果两组GJB评分值、脉搏、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测量值等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体温、呼吸、收缩压等测
2、量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适应性训练可有效地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生。【关键词】高海拔;适应性训练;急性高原反应;预防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adaptationtrainingonthepreventionofacutehighaltitudereaction.MethodsAtotalof160youth.ThesubjectsofthetraininggrouprecEivedadaptationtrainingbeforebEIngdis
3、patchedtohighaltitudeforthreemonths'garrison.Afterthethreemonths'garrison,contrastinvestigationilitarystandardGBJ1098-1991,i.e.PrincipleofDiagnosisandTreatmentonAcuteHighAltitudeReaction.Parameterseasured,suchasbodytemperature,pulserate,respirationrate,bloodpressur
4、e,SaO2,hemoglobincontent,etc.ResultsThereatizationratebetatization. Key越野跑、100m跑、单双杠练习、立定跳远等。(2)心理训练,包括政治动员、心理疏导、模拟高原环境心理训练等。(3)抗缺氧训练,每日清晨洗脸时在水中憋气,每日戴面具行5km跑。对照组除每天参加早操外不参加上述训练项目。 1.2.2研究工具与方法当其进驻高原抵达海拔5200m驻地后遂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109819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1]对其进行
5、评分并同时观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性高原反应评分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急性高原病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 2.2生理指标比较生理指标测定显示,两组体温、呼吸、收缩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6、01),详见表2。 表1海拔5200m急性高原反应评分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1 表2两组生理指标测量值比较(略) 3讨论 急性高原反应是由于机体由平原进入高原地区(海拔3000m以上)或者久居高原者进入更高地区后在数小时(12~96h)内因缺氧而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有心慌、气短、头痛、头晕、心悸、乏力、食欲缺乏、睡眠障碍等症状。其发生与民族、年龄、性别、海拔高度、气候、个体因素、过度的体力劳动与休息不当等因素有关[2]。目前预防其发生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药物预防,高压氧预防,阶梯适
7、应性预防,心理训练预防,体能训练预防,高原预适应性预防等。而有效的军事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机体对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提高机体最大用氧能力。研究表明,机体对缺氧的习服适应能力通过预缺氧的方法得到加强。机体对高原环境虽有强大的习服适应能力,但这种能力显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达到一定高度后,必然导致机体产生不可逆性损伤。预缺氧是指机体经短暂时间的缺氧后,对后续的更长时间或严重缺氧性损伤具有强大的抵御和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预缺氧可诱导组织、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转录因子活性增强。(HIF1)作为反式作用因子
8、与细胞核染色体上的顺式作用元件(缺氧反应元件)相互作用,影响一系列蛋白质的表达。有报道,缺氧可使离体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产生一种新的具有抗缺氧的耐受能力[3]。2004年7月,某部280名官兵严格按上述方法进行适应性训练,于48h内从平原急行军进入海拔3800m的高原地区,结果仅有2例急性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