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46775
大小:2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4
《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 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一般什么样的人会有高原反应没有规律可循,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生素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要自身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
2、了(依赖性非常强)。 高原反应的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年轻人要好过中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对于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诸如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员而言,初次上高原,海拔2000米以上就会有轻微的高原反应前兆比如易饿、头痛、失眠等等,此时就需要注意尽量不要让自己感冒。当海拔超过3000米时,很多人会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比如喘气、嘴唇发紫等等。长期从事身体锻炼、体质较好的人可以坚持到4400米左右。不过为保险起见,初上高原,目的地在3000米以上的,建议事先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如果时间充裕,建议海拔上得不要太急,在3500米左右休息一至三天,适应之后再进
3、入更高海拔的地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高原反应的强度。药品准备:景天红花胶囊:功效:提高缺氧耐受力、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防辐射、延缓衰老。具有预防、缓解、防止高原反应的发生。服用方法:出发前3-5天开始服用,防止高原反应;回家后继续服用2天,可防止发生晕氧。 止痛药:必理痛、芬必得 胃肠药:泻利停、氟哌酸、藿香正气胶囊、止痛丸 消炎药:磺胺、螺旋霉素 、头咆安苄胶囊、氧氟沙星 鼻喉类:鼻腔外用软膏、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 维生素:21金维他、骨密钙、大蒜油胶囊、番茄红素 外伤药
4、:正红花油、云南白药、创可贴、碘酒、纱布,胶布、酒精棉球 眼睛护理:眼药水 、眼药膏 感冒药:白加黑、感冒胶囊 、银翘片 急救品:氧气袋. 药棉、紗布、绷带、白胶布。驱蚊花露水. 安眠药或安神补脑液 急性腹泻,肠胃炎:瑞贝克(口服庆大霉素)急性呼吸道感染:头孢类抗菌素防止上火: 牛黄解毒片 晕车:葡萄糖+扑尔敏+维生素b6(最好为针剂),此三联药加在一起服用对治疗高原地区的晕车有极好的效果,且在高原地区均有购买。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
5、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如果能适应,可以多喝一些酥油茶,对缓解高原反应也有一定的作用。 初入高原旅游,有一部分人可能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包括头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口唇紫绀,失眠,多梦,血压亦可能升高。这些症状第一、二天明显,以后就 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也有极少数人因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发展成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短时间内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均可产生头
6、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浮肿等。称为急性高原反应。人们常常提倡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2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我们主张,如果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息时较轻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使其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食物。但也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上述症状愈来愈重,特别
7、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以防因“急性高原肺水肿”而造成不良后果。 预防高原反应的偏方:出发前两个星期或一个月开始每天坚持吃景天红花胶囊,每天三次,每次三颗。此外最好随身带上景天红花胶囊。有高原反应时马上服用,可缓解不适。 另外,健康标准体在久居的环境内氧化作用与抗氧化作用大致是相当的,(有疾病的人氧化作用已经远远高于抗氧化的能力)但进入高原以后,维持正常代谢的氧化分解作用总量未变,而吸氧总量减少,抗氧化作用能力减弱所以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所以除了服用上述药物预防高原反应以外,最好还要备用含抗氧化作用的维他命及维他命的食物
8、,如维生素E、 维生素C、ASTA(Astaxanthin的简称)、β-胡萝卜素等,吃葡萄(含葡萄籽)、萝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