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ID:9493299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_第1页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_第2页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_第3页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_第4页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农民开始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土地流转、农业企业化、农业专业合作和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制度的创新问题。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进一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既包括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转型,又包括农民生产技术的转型和发展观念转型。这就迫切要求培育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专门劳动技能,还懂得市场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说没有新型职业农民就不

2、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国之兴,农为本,农之盛,民为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和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和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内涵和分类  1.1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新型职业农民是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自身职业的人员,他们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且流动性较强[1-2].  1.2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不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而且

3、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还要利于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3].新型职业农民将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  1.3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是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种养农机大户、农村经纪人等;二是专业技能型,主要包括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较为稳定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产业工人、雇员等;三是农业产业化组织,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农村农业企业负责人和家庭农场主等;四是社会服务型,主要包括植保员、动物防疫员和信息员等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五

4、是新生代型,主要包括农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和复转军人等。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性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是给农民提供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强调职业农民由少到多不断壮大,涉及教育培训、职业准入和经济扶持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重在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新的主体力量,重在树人,是一项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高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农业科技

5、进步的直接要求及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4].  2.1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农业科技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5].现代化农业生产要素能否转变为高效的农业生产力,主要取决于农民能否获得现代农业发展所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这些新技能和新知识的具备必须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来实现。  2.2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能够解决农业后继乏人的社会现实问题,并有助于农村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可以缓解农村农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促进农村的长远发展。  2.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培育

6、新型职业农民遗传工程、基因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信息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不断应用于农业,科技对农业贡献的实现有赖于高素质人才,离开了人才,科技成果的产生和科技生产力实现则无从谈起,这就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近几年,我国先后组织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等旨在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活动。2012年8月,农业部又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目前,已有88个县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73个县制定了认定管理办法,61个县明确了扶持政策[5].2014年,农业部阳光工程全面转型,整合

7、相关资源,主要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培训。我国的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等新型职业农民在总量上已初具规模,涌现了大量的生产型能手、产业化经营带头人与技能服务型带头人[6].  4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因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面对的现实困境复杂多样。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是制约职业农民产生的基础因素,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职业农民产生的体制因素,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是制约职业农民产生的根本因素[7].  4.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受劳动力结构、整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