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65700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培养方案 产学研结合 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以就业岗位调查为依据,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情、校情、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专业培养目标灵活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活动;并以有关专业为依托阐述了主要教学环节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具体方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发展比较协调。“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之路”能够有效地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就业水平等主要瓶颈问题,
2、这一规律性的认识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 1开展就业岗位调查,明确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专家的意见,整理归纳确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职责;根据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课程开发。建立课程群;同时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生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专项培训;最终形成专业培养计划。 例如,作为我校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的焊接专业,试点方案的制订借鉴上述教育思想,组成专业调研小组,集中走访了华北、中原、辽河、胜利等油田的2O多家用人单位,与
3、200多名焊接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的工作岗位、具体任务、知识技能要求等各方面情况;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经过总结,将焊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归纳为:焊接工艺员、施工技术员、焊接检验员、产品营销员、复合型工艺员等几大方面。所谓复合型工艺员,就是负责某一车间或分厂的热加工和机械加工等多工种的工艺技术工作,甚至包括行政管理工作。要求毕业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尤其要具有一定的生产岗位组织管理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还要求毕业生具有生产中使用的较先进设备的调试、使用、维护能力。
4、另外,突出强调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踏实肯干、不断学习、心理承受等能力的培养。 在前期调研、总结的基础上,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和焊接学科组成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讨论制订了焊接专业培养方案。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归纳确定的14项毕业生岗位职责,103个工作任务; 2)课程模块(课程群)设置; 3)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室建设、教材等教学资料建设等规划; 4)焊接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其信息也是调查研究。调查手段有调查表、X络、等;调查时机有
5、召开产学研合作教育研讨会、出差专访、就业招聘、校友返校、X上调查等。将收集整理后的结果及时贯彻到教学计划中。 2根据培养目标,探索实施适合专业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2.1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 赋予“教”与“学”关系以新的含义。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学生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如何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作用。在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向教师和学生灌输这一教育思想,改变学习内容一切由教师包办的传统教育方
6、法,学生不再由教师领着走或推着走,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学习计划。 2.2形成产学研结合教育的长效机制 成立产学研结合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建立“双向介入,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通过订单教育、预先签约、岗前培训、科技攻关等多种形式培养急需人才;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X络,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及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计划、培养、使用、质量反馈、计划改进”的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2.3制订适合“学分制”、“导师制”的教学计划 建立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相互支持、相
7、互渗透的产学合作教育教学体系。“以能力为中心”设置课程模块,灵活设课;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进度,打破千人一面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与导师制相配合,实行“自助式”学习,实现“分方向”培养。 2.4建立稳定的校内外产学研结合教育基地 发挥产学研结合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为学生技能训练、工学结合、毕业设计、专业社会实践和参与生产管理等创造条件;校企合作以基地为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基地建设是实施产学研结合教育、校企合作育人的基本保证。 2.5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
8、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业务好、素质高、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顺利实施产学研结合教育计划的关键,也是工作的难点,主要措施有: 1)培养与引进并重,激励与约束结合,提高师资的学历水平,稳定队伍的结构。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开发。树立“大科研”意识,设立不同层次的激励政策,利用课外研究小组、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等各种条件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师整体学术水平。 3)规定教师参加生产实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