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29229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关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一、医院固定资产的特点 医院固定资产有其特殊性:第一,专用高端医疗设备价值昂贵,专用性强,相关配件数量多且价格贵,供货商出于技术安全、垄断地位及经济利益因素的考虑,对该类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采取了限制竞争的措施,收费价格高,因此重视设备的保养是维持设备良性运行、节约维修成本的重点,需由专职人员来管理,并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管理技术能力,同时需完善责任机制。第二,普通医疗设备价格中档,种类繁多,型号多样,数量多,对该类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财务、医疗科室、器械科等部门的通力协作。这样才能全面保证管理质量和使用
2、效率。第三,医院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性质上为国有资产,医院只有使用权和收益权,没有处置权,故固定资产的处置有相关的规定,要遵循相关规定,掌握好理解透相关政策。 二、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医院自身和相关主管部门重视固定资产管理,通过清产核资等方式的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理解片面。没有看到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多部门、全过程的活动,没有看清固定资产管理与医院管理目标的关系。医院管理目标即在保证提供优质医疗
3、服务的同时,实现医院财富的最大化。固定资产在带来现金流入的同时,其购置、维修、保养必然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出,但固定资产的折旧、闲置损失、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等隐形成本却容易被忽略,造成在购置之前对需求的具体情况不进行相关分析,也不严格遵守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中相关报批及审批程序,重复购置,造成资源浪费,固定资产的采购配置活动效率低下。 2.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医院的固定资产制度于多年前制定,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实际情况。其未能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多头管理,造成管理职权划分不明晰,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后勤部门负责营具、
4、桌椅、家具、计算机耗材,对于医用病床等存在性质交叉的固定资产则未明确是哪个部门的管理职责,若出现问题,容易互相推诿,也不利于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问题的解决。这种过度分散、互不相干的管理模式使得资产管理部门工作量较大,财务部门无法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动态变化情况,向管理决策层提供的固定资产信息有失偏差,不利于保证发展决策的科学性。相互牵制,互相监督的体制未完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攀比,将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和重新购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3.会计核算制度不合理。对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采取成本价值,其忽略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成本价值
5、的巨大差距,无法真实反映医院的资产价值。如土地,是以无偿划拨的形式取得,因未付出对价,其价值未在报表体系中显现。 再者,医院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少,折旧年限规定不合理,未考虑到当前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快,应鼓励医院采用加速折旧的办法。最后,应于每年年底通过测算医疗设备的现金流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制度繁琐,无时效性。因为医院的公益性,资产的国有性质,上级主管部门资产的毁损、报废有相关的审批程序。这些程序复杂繁琐,给实际工作带来困扰。如医院报废固定资产,要上报相关部门,报废资产不能随意处置,要经相关部门人
6、员亲自证实核准后方可处置。实物已经报废,但因为审批程序未结,则账务上无法处理,则造成账实不符。相关部门的时效性差,年初已上报,年末仍未解决。报废资产若处理及时,可收回一些残值金,但长时间废弃,则无任何价值可言。以前年度会计核算的不规范、财务管理的不到位等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历史遗留问题,上级主管部门采取回避的态度,使医院账面趴着许多实物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 5.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不规范。固定资产的入账不及时,到货时间、验收时间及入账时间不符;特殊途径购买的固定资产,如通过医科大学外贸进口的固定资产,海关要求5年内归大学,5
7、年后归医院,但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资金由医院自行承担,设备由医院使用,应该所有权属于医院,大学则按照原始单据、发票作为自己的固定资产入账,医院若入账既无发票、报关单等原始凭据也造成该设备的重复入账,,但是如此昂贵的设备不列入财务核算,又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由于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增、减账务处理时,难以准确确认原值和净值;因为改扩建固定资产未决算,未按照暂估价入固定资产,挂在“在建工程”科目,也无法提取折旧,加剧了企业资产账实不符的矛盾。 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对策 1.加强思想认识。首先应该
8、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采取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强调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使其深入人心。尤其对于使用科室的台账负责人,因其不是财务出身加上本身工作繁忙,会不够重视,不及时更新,应做好宣传工作,使其明白利害关系。推行使用者直接负责制,将管理责任分解到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