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20696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30
《“新常态经济学”理论框架下中国改革,中国经济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常态经济学”理论框架下中国改革,中国经济论文 走向经济新常态关键是改革。如果改革不到位,中国未来7%8%的增长也很难实现;当改革与调结构取得一定的效果之后,中国经济仍可能会继续上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说。 在经济学家的口中,改革越来越和新常态这个词联系在一起。新常态理论的提出,为人们探究考察政府的改革部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语境。 新常态经济学理论框架基本形成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14年12月9日,中央
2、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理论逻辑成了全党的共识。 随着中央对新常态界定的越来越清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说,新常态是一个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战略概念。一个新字,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全球发展划分为存在系统性差别的两个不同时期。就外在特征而言,两个时期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存在高低之别,与之关联的宏观经济变量,诸如财政收支、货币供求、国际收支、就业、物价、利率、汇率等等,均存在系统性差异。就内在根源而论,支持长期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诸如高新科技及其产业化水平、要素供给效率、人口总量及结构、储蓄
3、与投资的对应以及储蓄投资均衡状态下的真实利率水平等等,都显示出不同的性状。因此,新常态概念明确昭示我们:在规划未来之时,我们必须首先花工夫回顾来路,对旧常态进行认真分析,搞清楚我们几十年前从何处出发,何以发展到今天,如今又何以不能循旧轨继续走下去。 中国的新常态是对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描述和判断。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表示,这个阶段,中国需要新的度量。 在许多经济学家眼中,新常态既是以改革眼光审视新的发展阶段而作出的战略判断,反过来,这个判断又成了我们改革探索的新语境、新背景、新基础。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说: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对新常态经济的特点、发展理念、增
4、长动力、增长结构和未来的态势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基本形成了新常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新常态理论逻辑的主基调是改革? 新常态,最表面的特征是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它更重要的内涵是增长质量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驱动力的调整。这些实质都是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因此,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新常态理论中自然得到了突显。 引领新常态的提法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这个提法非常有意思,其实是告诉我们,新常态也许是一个愿景,希望从原来的数量型、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到提高质量效益的新水平上。但是这个愿景并不能自然实现,要达到新常态的目标,
5、必须努力引领,而引领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改革,所以把新常态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放在改革上,因此改革任务重。李扬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首先,从新阶段发展的动力调整来看,改革就是新常态理论逻辑的必然延伸。他说:中国经济正在向新常态过渡,能否平稳走向新常态的关键是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新动力找到新增长点。新动力很多,其中最根源、最重要的动力是改革。改革是个纲,纲举则目张。 他进一步论证:改革可以创造新的效用。改革可以通过革除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通过合理、公平配置各个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保障产权、自由选择权、平等交易权和公平
6、分配权等,激发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的生产和消费空间,带来新的效用。提高效用或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如提高劳动生产率、资金运用效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等;另一种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即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较高效的地区、产业、企业、项目和劳动者上,工业化、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就是优化配置资源的途径和过程。生产函数中的全要素生产率 应包括上述两种效率,而不仅仅是所有生产要素的效率。而通过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法治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另一
7、方面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此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认为,增长质量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也必然将改革和新常态联系到一起。他说:新常态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形成经济新常态,重点要推进结构性改革。一是要推进需求结构改革,尤其要积极寻求新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二是推进城乡结构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三是推进区域结构改革,稳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规模,避免经济出现失速;四是推进产业结构改革,构建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