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_天人合一_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_天人合一_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

ID:9226432

大小:324.9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3

中国古代_天人合一_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_第1页
中国古代_天人合一_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_第2页
中国古代_天人合一_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_第3页
中国古代_天人合一_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_第4页
中国古代_天人合一_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_天人合一_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5期总第141期5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熊志辉提要本文阐述重新认识和弘扬“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对指导环境保护、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性的指导作用和国际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当代文章编号1000-3363(2002)05-0005-06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人看“天”联系起来;二是人对天的态度总体“——”和阳爻“———”,以阴、阳二爻代“天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上是被动的,缺乏主体意识,处于屈从表事物对立、统一的性质及其变化

2、法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地位;三是人对天是动物式的反应,缺则,解释自然、社会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索自然规律“,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乏理性认知。规律。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到变”,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1.2.2从“问天”到“观天”,人类开水、土、木、火、金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天人合一”思想不但在古代是先进的,始理性认识,萌生了科学探索。“殷人《尚书·范洪》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而且在当今社会日益显现出正确性。尊鬼”“、周人尊礼”《(礼记·表记》),反映成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物质形态。五的就是人对自然的态度

3、变化。人类在行学说认为客观世界是由金、木、水、1“天人合一”的思想源流及其完善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对自然物和自然现火、土五种“元”构成,自然界万事万物过程象的神性产生疑问,对自然的态度转变的发展变化都是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成“疑”了。屈原的《天问》就170多个问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生相克。阴阳、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否定题提出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疑问,五行学说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之否定的过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天反映了人类对自己原有的自然观发生思想,开始以概念、范畴、原理的形式解人合一”思想。动摇,实际上是人类对幼

4、稚自然观的自释世界,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迈进。1.1“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我否定,产生了新的思索。开始依靠自1.3从“人谋胜天”到“天行有常”,“天人合一”语出北宋张载的《正蒙》,身的观察和实践,探究自然的奥秘。对自然规律的承认奠定了处理天人关但“天人合一”观念则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系的思想基础“报”,即祭祀上天的意识。“天人合一”的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1.3.1“天人相分”观念摆脱了人“人”指人事、社会,主要指相对于自然界是始作八卦”《(周易·系辞下》)。对天的屈从地位,开

5、始确立人的相对独的人类。“天”的原义指人头,后引申为头1.2.3从时空观念的确立到解释立性。在生命安全受到自然的威胁、生上的空间,泛指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是与天下万物生成的尝试,是自然哲学萌芽存和发展的需要受到自然的制约而难人、人类相对应的概念。和发育的表现,闪现出人类思想的火以满足的情况下,人类很容易把自然界1.2中国古代对“天”与“人”关系花。早在先秦,中国人已开始把时间与看成敌对的力量,并由此产生与自然抗的探索空间联系起来建立宇宙观。“天远而无争的欲望。人在精神上从对自然的依1.2.1从“畏天”到“敬天”,人类对所至其

6、极”《(庄子》),明确提出了宇宙附中相对独立出来,已不是消极地屈从自然被动感知。《诗经·周颂·我将》:的无限性。《艺文类聚》描述“天地浑沌自然,而是主动地战胜自然灾害,维护“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对自然力量的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自身的生存环境。随着工具的使用和“畏”逐渐演变成了自然崇拜,产生了泛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开始探索宇智力的发达,人类的生产力逐步提高,灵论(万物有灵论),将自然事物和自然宙万物的起源。中国古人对自然的认对自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有所增强。力量本身看成有意志的对象加以崇拜。识已有一部分

7、很接近自然的本质,这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人类面对自而“畏”的结果,是“报”。《礼记》提到,祭分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揭示自然界的真然由消极态度向积极态度转变的反映。祀的目的,除了祈福,罚恶外,还有报实面目,总结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从而1.3.2“人谋胜天”思想的产生,对恩。进一步则转变为“敬”。周初的“诰推动着自然观向真理迈进。古人面对自然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社书”如《尚书·康诰》《、诏诰》,多次使用古代先哲观察到世间万事万物都会生产力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敬”字,连圣人孔子也“敬鬼神”。这一有正反两方面,就借用阴阳

8、概念解释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最先使用“人众胜天”时期的自然观表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人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气或物质一词。后衍生出“人谋胜天”,是说人的意对天的意识是单向的,没有将“人”与势力。夏朝成书的《连山》中已有阴爻志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刘禹锡则进一©1994-2010ChinaAcademic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