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忍细读——近看介子推

历史不忍细读——近看介子推

ID:9007629

大小:2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4-14

历史不忍细读——近看介子推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历史不忍细读——近看介子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历史不忍细读——近看介子推                                                          文/荆棘环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历尽艰辛、为了国家与民族大业出谋划策、奋勇拼杀的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被滚滚江水荡为尘埃,但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人物会化为神奇,在古老的土地上代代传颂下来并成为全民族记忆的符号。  “南屈原、北介子”就是其中的典型事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每年寒食节来临,人们总会想

2、起介子推。这位跟随晋文公流浪数十年,最后横死山中的落拓汉,因其危难之际割股奉君和功成之后悄然退隐,数千年来不知让多少不得志的文人墨客遥祭相怜,更不知被多少帝王作为忠义的典范进行推广宣传。今天,我们就通过厚重的史书,寻找一下介子推其人真相。  介子推是百度百科所说的晋文公“五贤”之一吗?重耳落魄到了什么程度,居然到了有臣子割股为食的地步?为什么位被亚圣庄子称为“至忠至义”之士功成之后居然毫无封赏?他是被烧死在山上吗?如果是的话,他到底是冤死还是慨然赴死?今天,我们不妨翻开厚重的史书,找出蛛丝马迹细品历史真相。一、介子推是旷

3、世奇才还是空负盛名?  我不知道百度百科关于介子推是跟随重耳(晋文公)外逃时的五贤之一的说法来自哪里。我们打开《史记》就会发现,最初随重耳外逃人员中确有五贤,里面记述的很明确,这五贤分别是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里边根本没有介子推的事。当然,这不说明介子推没有从一开始就跟随重耳,《史记》中记载“其余不知名者数十人”。看来,介子推应该在“其余”的范围内。  不是五贤之一也就罢了,介子推有没有在重耳的帝王之路上发挥什么作用呢?  在能够查到的重耳出逃资料中,第一次危机是要饭时被一老农用土块调戏,此时的重耳还未改公

4、子习气,见此不禁大怒,“将加鞭扑”,被狐偃劝止并鼓励其“此天赐也”,重耳闻此不觉精神大振,叩拜接过而去。第二次危机是贪恋齐国安逸,又是狐偃说动姜氏把重耳灌醉后放到车上出走,重耳醒后大怒,差点砍了狐偃。第三次是在秦穆公为重耳举行的宴席上,赵衰出场化解危机。细察《春秋》、《史记》,洋洋数千字,每逢生死攸关的时刻,竟无只言片语谈及介子推。  在秦送重耳回国至黄河边渡口时,狐偃自感鞍马辛劳,以有过请辞,当然,实际上是因为胜利在望,狐偃想表表功讨个口彩以便封赏。重耳掷壁入河力挽狐偃,此时介子推恰在船上,却嘲笑狐偃,说“这是老天爷成

5、全的公子,没有我们什么功劳,你居然表功请赏,太卑鄙了,我和你不是一路人。”我对比了一下《左传》和《史记》,发现司马迁前半部分的记述基本就是和《左传》一模一样,后边关于介子推嘲骂狐偃的话是补上去的,这样有什么不同呢?这个差异太大了,因为紧挨着记述的下一件史实是《介子推不言禄》,如果没有这几句话,我们很容易单就《左传》中的一篇文章拔高介子推,看完司马迁加的这一段对话,我们稍事推理,就会发现这里面大有文章。  细品介子推这段话,就会发现,重耳流浪十九年,不少老臣跟着生死与共,临到大业将成时,一方面这些老臣希望得到个封赏的承诺,

6、另一方面重耳也正在渴求人才之时,这些老臣显得弥足珍贵,需要拉拢人心。所以那折掷璧立誓的戏唱的适时而又精彩。可这时此前从没出过场的介子推出场了,一出来就把所有的功劳以天命为理由推到了重耳一人头上,这马屁拍的多扫兴!接下来的文字也很耐人寻味,介子推说完这些话后“乃自隐过河”,也就是说他自己偷偷走了。为什么偷偷走了?我们想一下,狐偃是这群老臣的首领,你介子推公然辱骂重臣且把大家几十年的功劳一语封杀,重耳会不会怕冷了大家的心?恐怕话音未落,立马招来重耳一通训斥,无颜再站,不得不灰溜溜的走了。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就算介子推

7、有才,也绝非大才,空负盛名而已!二、介子推为什么要割股奉君?  遍翻《春秋》、《史记》、《战国策》,均未见到有关介子推割股奉君的记载,难道这件事是杜撰的?应该不是。因为正史虽未记载,但是在《庄子杂篇盗跖》和《韩非子用人第二十七》中都提到了此事,庄子与韩非子生活的年代和晋文公相差仅200多年,这种事当初应该还有多种记录,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此事是曾经有的,甚至还有不少人根据这一事件,认为介子推算得上重耳的救命恩人。那么,当时晋文公——也就是公子重耳,是不是就落魄到了饿的恹恹待毙,下属要割肉进奉救命的地步呢?  我们先要确定一

8、下这事发生的背景和时间?  前史均无详载,但《东周列国志》中说的很详细,发生在公子重耳出逃并在狄居住了12年以后,起身前往齐国的途中。当时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所以重耳的饮食遇到了苦难,以至于“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壶餐,不够子余一人之食......众人争采蕨薇煮食,重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