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

ID:9005373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4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_第1页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_第2页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_第3页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_第4页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世界文学》必修课电子教材第四章第四章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17世纪是近代工业革命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但各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文学上也出现了全然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主要表现在英、法两个国家的文学中。第一节英国清教徒革命与文学创作1640—1648年英国爆发了以“清教徒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加尔文教派要求清理、整顿教会,因此得名“清教徒”。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1599—1658)出身于贵族家庭,本人是农场主,曾入剑桥大学清教神学院学习,懂法律,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后当选为议会议员。1642—1646年,他领导英国人民武装斗争四年之久,推翻了斯图亚

2、特王朝,1649年1月30日处死在位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起共和政体,但斯图亚特王朝1660年复辟,查理二世恢复王位。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遗体被掘出来吊在绞刑架上。1688年,辉格党发动“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英国的这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分为“清教徒革命”和“复辟时期”与“光荣革命”三个阶段,而由清教徒革命引发的文学创作在复辟时期达到高潮,以弥尔顿为代表。弥尔顿(1608—1674)是革命的参加者,复辟时期写下三部长诗:《失乐园》(1667),《复

3、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均取材于《圣经》,表达自己坚强的革命意志。约翰·班扬(1628-1688)清教徒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天路历程》(1678)。第二节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最早出现在法国,后波及欧洲各国。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了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17世纪法国封建统治达鼎盛期,是欧洲最强盛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1635年创立法兰西学士院,专门规范文艺创作,对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受到推崇,成为文学创作乃至人们行为的指导思想。古典主义文学尊崇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以其为典范,因此得名。基本特征

4、有三:1、提倡摩仿古代文学,从希腊罗马文学中选取题材,将古代希腊罗马文学规范化并作为自己的规则严格奉行。例如“三一律”:要求剧情必须时间、地点、情节一致。追求戏剧结构严谨,诗歌语言准确、明晰、节律优美,风格典雅。1、政治上拥护王权,以王权为最高决决定力量,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宣扬爱国主义和责任感。2、提倡理性,以笛卡儿的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主张克制个人的情感,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古典主义者的这些主张是资产阶级对王权迁就让步的表现。古典主义戏剧标志着欧洲戏剧的新阶段。主要代表作家是“古典主义三杰”:悲剧作家高乃依(1606—1681)代表作是悲剧《熙德》(1636);法国

5、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省鲁昂城一个殷实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他先在耶稣会设立的学校念书,毕业后,又潜心攻读法律,继承父业,成为鲁昂的一名官员,任职达22年之久。高乃依喜爱文学,早期写过一些抒情短诗,1629年发表喜剧《梅丽特》。1636年,高乃依根据西班牙英雄传奇创作的《熙德》在巴黎公演,引起轰动,成为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史上第一个光辉篇章。此后,他创作了一系列当代题材的悲剧,声名日增。高乃依的主要作品还有《贺拉斯》(1639)、《西拿》(1640)、《波利耶克特》(1643),及戏剧理论《论戏剧的功用及其组成部分》等。1643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高乃依剧

6、作场面壮观,刻画人物深刻,语言铿锵有力,被誉为古典主义悲剧大师。拉辛(1639—1699)出身于小官员家庭,自幼父母双亡,被外祖母和舅妈收养。拉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他日后所得的成就归功于两件事:一是巴黎王家码头修道院冉森派教土的培养,教他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对古代西方文化有精深的理解;二是莫里哀剧团排演了他的最初的剧本《德巴依特》(1664)、《亚历山大》(1665),使他掌握舞台剧的创作经验。拉辛的作品主要有《昂朵马格》(1667)、《讼棍》(1668)、《布里塔尼居斯》(1669)、《蓓蕾尼丝》(1670)、《巴雅泽》(1672)、《米特里达特》(1673)、《伊菲莱

7、涅亚》(1675)和《费德尔》(1667)等。拉辛33岁时人选法兰西学院。次年《伊菲莱涅亚》被路易十四选中在宫里演出,后在巴黎公演,名声大震,盖过高乃依。拉辛的悲剧自如运用“三一律”规则,情节紧张动人。拉辛还写过喜剧《讼棍》、抒情诗《心灵雅歌》(1694)等,被誉为与如龙沙、雨果、波德莱尔一样伟大的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土、小说家让·道尔梅松在《另一部法国文学史》(1997)中说:“历代对高乃依与拉辛的比较人人皆知,不再赘述。这里只说高乃依写的舞台剧,以男人为主,以女人为辅;拉辛写的舞台剧,以女人为主,以男人为辅。高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世界文学》必修课电子教材第四章第四章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17世纪是近代工业革命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发展,但各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文学上也出现了全然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主要表现在英、法两个国家的文学中。第一节英国清教徒革命与文学创作1640—1648年英国爆发了以“清教徒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加尔文教派要求清理、整顿教会,因此得名“清教徒”。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1599—1658)出身于贵族家庭,本人是农场主,曾入剑桥大学清教神学院学习,懂法律,是一位虔诚的清教徒,后当选为议会议员。1642—1646年,他领导英国人民武装斗争四年之久,推翻了斯图亚

2、特王朝,1649年1月30日处死在位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起共和政体,但斯图亚特王朝1660年复辟,查理二世恢复王位。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遗体被掘出来吊在绞刑架上。1688年,辉格党发动“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英国的这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分为“清教徒革命”和“复辟时期”与“光荣革命”三个阶段,而由清教徒革命引发的文学创作在复辟时期达到高潮,以弥尔顿为代表。弥尔顿(1608—1674)是革命的参加者,复辟时期写下三部长诗:《失乐园》(1667),《复

3、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均取材于《圣经》,表达自己坚强的革命意志。约翰·班扬(1628-1688)清教徒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天路历程》(1678)。第二节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最早出现在法国,后波及欧洲各国。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代表了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17世纪法国封建统治达鼎盛期,是欧洲最强盛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1635年创立法兰西学士院,专门规范文艺创作,对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受到推崇,成为文学创作乃至人们行为的指导思想。古典主义文学尊崇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以其为典范,因此得名。基本特征

4、有三:1、提倡摩仿古代文学,从希腊罗马文学中选取题材,将古代希腊罗马文学规范化并作为自己的规则严格奉行。例如“三一律”:要求剧情必须时间、地点、情节一致。追求戏剧结构严谨,诗歌语言准确、明晰、节律优美,风格典雅。1、政治上拥护王权,以王权为最高决决定力量,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宣扬爱国主义和责任感。2、提倡理性,以笛卡儿的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主张克制个人的情感,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古典主义者的这些主张是资产阶级对王权迁就让步的表现。古典主义戏剧标志着欧洲戏剧的新阶段。主要代表作家是“古典主义三杰”:悲剧作家高乃依(1606—1681)代表作是悲剧《熙德》(1636);法国

5、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省鲁昂城一个殷实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他先在耶稣会设立的学校念书,毕业后,又潜心攻读法律,继承父业,成为鲁昂的一名官员,任职达22年之久。高乃依喜爱文学,早期写过一些抒情短诗,1629年发表喜剧《梅丽特》。1636年,高乃依根据西班牙英雄传奇创作的《熙德》在巴黎公演,引起轰动,成为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史上第一个光辉篇章。此后,他创作了一系列当代题材的悲剧,声名日增。高乃依的主要作品还有《贺拉斯》(1639)、《西拿》(1640)、《波利耶克特》(1643),及戏剧理论《论戏剧的功用及其组成部分》等。1643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高乃依剧

6、作场面壮观,刻画人物深刻,语言铿锵有力,被誉为古典主义悲剧大师。拉辛(1639—1699)出身于小官员家庭,自幼父母双亡,被外祖母和舅妈收养。拉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他日后所得的成就归功于两件事:一是巴黎王家码头修道院冉森派教土的培养,教他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对古代西方文化有精深的理解;二是莫里哀剧团排演了他的最初的剧本《德巴依特》(1664)、《亚历山大》(1665),使他掌握舞台剧的创作经验。拉辛的作品主要有《昂朵马格》(1667)、《讼棍》(1668)、《布里塔尼居斯》(1669)、《蓓蕾尼丝》(1670)、《巴雅泽》(1672)、《米特里达特》(1673)、《伊菲莱

7、涅亚》(1675)和《费德尔》(1667)等。拉辛33岁时人选法兰西学院。次年《伊菲莱涅亚》被路易十四选中在宫里演出,后在巴黎公演,名声大震,盖过高乃依。拉辛的悲剧自如运用“三一律”规则,情节紧张动人。拉辛还写过喜剧《讼棍》、抒情诗《心灵雅歌》(1694)等,被誉为与如龙沙、雨果、波德莱尔一样伟大的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土、小说家让·道尔梅松在《另一部法国文学史》(1997)中说:“历代对高乃依与拉辛的比较人人皆知,不再赘述。这里只说高乃依写的舞台剧,以男人为主,以女人为辅;拉辛写的舞台剧,以女人为主,以男人为辅。高乃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