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30792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2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日期:2013年 9 月 27 日课 题8、成语故事课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教学难点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作业设计1、背诵《画龙点睛》。2、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板书设计自相矛盾→前后抵触,不一致滥竽充数→没有才干画龙点睛→关键之举教学反思这一课有三则成语故事。教这样的课文首先要初步了解成语的来源
2、;其次通过读故事,明白三个成语的寓意;这三则故事,第一则侧重人物的语言描写,第二则侧重人物的动作描写,第三则从侧面(游客与龙的表现)体现了画家画技的高超。因此,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这些语言。课文后第1题的作业题是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教 学 流 程 预 设教学提要、学法指导、关键点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1)正确地认读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学生自学课文。4.检查自学效果。(1)生字词正音。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2)理解词语的意思。夸口戳穿腮帮俸禄(3)指
3、名读课文,结合正音。(三)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3.“张中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意思吗?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什么。(三)精读《滥竽充数》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四个字的意思。介绍一下什么是成语。在提问以前所接触的成语,并且是分类积累。如写景的,写历史故事的,写神
4、话故事的,写寓言故事的……..自学生字,不确定的查字典。整体把握课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试着说说意思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3.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出示三个句子:(1)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2)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3)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读一读,比较: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4.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子,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竽的
5、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5.他后来怎么又装不去了?6.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四)精读《画龙点睛》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1)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觉得怎样?(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4)读这则故事时节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5)启发想象,领悟寓意。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而去,会说些什么?让学
6、生自由讨论。熟读课文。动作刻画的语句要着重读,试着演一演。联系实际,用成语说话。讲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交流其他寓言故事,增加学生的课外积累。理解寓意后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