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56324
大小:24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200)一、培养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素养、独立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包含: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2、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
2、科学论文写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本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并能准确地撰写论文外文摘要。4、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心理。二、学习年限学制一般为3年。课程学习时间和论文撰写时间(包括论文答辩)约各占一半,均不得少于一学年。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出色完成学位论文并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其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研究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三、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生导师1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主要处理信息的内容表示、识别、分类、聚类、
3、检索及挖掘等问题,涉及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知识工程等研究领域。王明文、万剑怡2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主要研究动态网络系统中移动计算的关键技术:组件迁移和可靠通信机制、动态的计算机处理能力利用以及自适应的计算负载动态映射策略。余敏、郭帆、谢旭升3软件自动化及高可信软件主要研究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支撑环境以及可信软件,核心问题包括形式规约技术、形式验证方法、软件自动化以及可信计算技术。万剑怡、杨庆红、钟林辉4软件体系结构及实用的软件开发方法主要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践以及一些常用软件开发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李云清、钟林辉、杨庆红5面向对象分析与并行计算主
4、要研究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以及大型科学与工程问题中的并行与分布计算方法。李云清、万剑怡6人工智能与智能教育软件主要研究心理测验中项目反应理论、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系统、智能教学软件以及人工智能其他方面的应用。丁树良、杨庆红、甘登文7计算机数学及其应用主要研究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和建模过程中的一些常用方法,通过数学建模求解实际问题。甘登文、丁树良8数据库理论与网络工程主要研究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网络工程的设计、维护和管理方法以及基于网络的数据库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谢旭升、郭帆、吴克捷9微机系统开发与计算机网络结构研究内容包括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智能测控模型算法
5、、控制网络协议、集群与网格计算、嵌入式产品的开发等。刘超、杨印根、叶继华10嵌入式系统主要研究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把各种设计经验、开发技巧以及可能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机地与嵌入式软件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完成应用开发。周琪云、余敏、叶继华、刘超11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主要研究图像处理和系统仿真,涉及系统仿真、图像处理、网络通信、嵌入式系统、普适计算、模式识别、Petri网等领域。叶继华、王明文、周琪云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1、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为主导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
6、质量。2、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前沿问题。每位研究生都应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使研究生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努力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研究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最迟在第一学期末)通过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参与互选的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导师在为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时应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计划要对该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课程学习要求、实践和参
7、加学术活动环节等作出比较具体的规定或说明。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执行。4、学位课程的教学一般是课程讲授,其他课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讲授、讨论班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5、严格按《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与筛选暂行规定》加强阶段性考核,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一级学科课程分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见附件一),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应补修本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