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

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

ID:8837214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9

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_第1页
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_第2页
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_第3页
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_第4页
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txt跌倒了,爬起来再哭~~~低调!才是最牛B的炫耀!!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真不好意思,让您贱笑了。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老子不但有车,还是自行的……岳飞之死与宋代文人政治的历史困境作者张劲松,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讲师。610064  [摘要]岳飞之死乃是宋代政治的一大悲剧事件。一般认为是高宗、秦桧为与金媾和而杀害了岳飞,但从更深的政治文化传统来看,岳飞实为宋代士大夫官僚集团共同谋害。他的死象征了士大夫从武将手中重新夺回兵权,恢复了自宋代立国以来的文人主导政治

2、的传统。岳飞之死亦显示了宋代文化的悲剧性质,是自北宋以来文人迫害武将传统的历史循环,显示了宋代文人集团极其狭隘的政治心胸。审视岳飞悲剧可以看出,士大夫们已经把维护本集团利益日益看得高于一切,甚至置王朝的整体利益于不顾,他们最终自陷于历史的困境而不能自拔。这也是整个所谓“宋型文化”失败的个案透视。  历来解析岳飞之死,不出秦桧、高宗与金之媾和及陷害,论及当时士大夫在岳飞之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却比较少。①但正是士大夫对武将的夺权直接促成了岳飞最后的悲剧命运,秦桧与高宗亦不过是因人成事而已。宋自太祖、太宗确立文人政治后,士人登上权力的舞台,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扩大和完善,士大夫逐渐形成了一个休戚

3、与共的政治利益集团,并成为宋代政治的主体,对可能威胁其利益的其他势力(主要是武人)均不遗余力地打击摧毁,而且在这一方面显得异常团结。如仁宗朝士大夫采取一致行动贬死名将狄青,充分显示了文官集团强大的政治力量,武人必须绝对受制于文人官僚,这是士大夫的政治原则。岳飞之死是这个重要原则的重新贯彻。  一 媾和与士大夫的夺权之路  自靖康之难宋室南迁后,为抵抗金人侵略,皇帝和士大夫官僚暂时放弃了对权力的垄断,不得不依靠武人来摆脱灭亡的威胁。在对金作战中,武将地位上升,改变了北宋文武的格局,“绍兴中,武臣以军功入仕者甚多”[1](卷中,p46)。诸大将亦形成军阀之态势,如有岳家军、张家军及韩家军的

4、称呼。特别让士大夫难以容忍的是武人力量在战争中崛起,其自信得到加强,一改北宋遭文人压抑之态,如韩世忠蔑视文人,常侮辱有加,并轻薄地称之为“子曰”和“萌儿”。[1](卷下,p95)充分显示了武人自信心的提高。可见“南渡以后,武臣卑视文士,正与北宋一般习俗相反”(《国史旧闻》陈登原按语)[2](卷十六,p404)。  但随着南宋政权的逐渐稳定,士大夫们立即就展开了对武将的夺权斗争。高宗非中兴之主,但却深谙权力驾御之道,遂与秦桧因势利导,利用士大夫的夺权心理,积极与金人媾和。因为“高宗之为计也,以解兵权而急于和;而桧之为计也,则以欲坚和议而必解诸将之兵;交相用而曲相成”[3](卷十,p185

5、)。媾和与夺诸将兵权是相辅相成的,后者对皇权的潜在威胁还远大于和议,因为这符合宋代重内轻外的政治原则。绝非仅高宗与秦桧有此意图,钱大昕就曾指出:“宋于金,仇也,义不当和,而绍兴君臣主和甚力。”[4](卷八,p171)媾和而解除诸将兵柄,也就恢复了士大夫昔日的政治地位。赵翼看得最透:“故秦桧未登用之先,有识者固早已计及于和。洪皓以‘乐天、畏天’语悟室,犹第使臣在金国之言也。绍兴五年,将遣使至金通问二帝……张浚谓使事兵家机权,日后终归于和,是浚未尝不有意于议和也。陈与义云,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不成则用兵必不免。”[5](卷二六,p552)  当然,并非所有的官僚都赞成媾和,但绍兴八年确实

6、是高宗与一部分士大夫官僚共定“和议”为国是。[6](上卷,p278)王船山之论堪为深刻:“张浚、赵鼎力主战者,而首施两端,前却无定,抑不敢昌言和议之非。则自李纲、宗泽而外,能不以避战求和为必不可者,一二冗散敢言之士而止。”[3](卷十,p191)虽然在媾和问题上士大夫意见不一②,但在解除诸将兵柄上却是非常一致的。如张浚在相位时就“以诸大将久握重兵难制,欲渐取其兵属督府,而以儒臣将之”,因此激起淮西兵变。而“赵鼎继相,王庶在枢府,复议用偏裨将以分其势”来解决诸将问题。[7](卷一四○,p2247)秦桧不过完成了浚、鼎等想做之事而已。李心传对秦桧没有好感,却仍肯定其收回诸将兵权的功绩:“然

7、自渡江后,诸大将皆握重兵难制,张浚、赵鼎为相,欲更张,而终不得其柄。桧用范同策,而收其部曲。”[7](卷一六九,p2772)李氏之言其实代表了士大夫的集体意识,而秦桧不过是实现了他们的政治欲望。先看看士大夫们是如何参与夺取诸将兵权的,因为失去兵柄才最终导致了岳飞的被害。③  由于敌视武人的传统深入骨髓,加之诸大将之间的矛盾和军纪问题,士大夫对于武将的敌视态度并未因国难当头而有所减弱。④还在金人南侵、宋廷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时,他们就开始盘算夺回兵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