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91597
大小:8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5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七最后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最后一课名师导航内容感知小说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作者把心理、景物、细节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咬文嚼字1.字音哽咽(gěng)赚钱(zhuàn)踱步(duó)惩罚(chéng)祈祷(qídǎo)诧异(chà)郝叟(hǎosǒu)钥匙(yào)挟(xié)惨白(cǎn)2.多音字3.形近字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
2、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品评:这段话寓意深刻,语重心长。韩麦尔先生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法语,用它作武器,为法兰西的自由统一而斗争。这段比喻深刻、形象:“监狱”使人失去自由,任人宰割,要打开监狱大门,使人重新获得尊严。法国语言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能使人民不忘记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也表明了韩麦尔先生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2.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
3、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品评:把“字帖”比成“小国旗”说明了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尔萨斯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中,烘托出教室里浓厚的爱国气氛。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文字、祖国语言和对祖国的热爱。二、重点语段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剖析:这段文字把景物描写与直接写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
4、,而又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再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我”贪玩,但能管住自己,这是小弗郎士思想性格的基点,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这里还巧妙地通过“我”目睹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点到了《最后一课》的背景。2.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剖析:“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是课文第13段内容。一句话单独成段。这句话看似平常,却有着深沉的、丰富的意蕴。这句话是在小弗朗士听到韩麦尔老师介绍特别的坏消息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的表现。这句话里有小弗朗士对普鲁士军队的占领,不许他们学法语的一种强烈的憎恨情感;有小弗朗士对不能再上法语课的惋惜之情;也有他因为小而不懂事,以前
5、没有去认真学习法语而后悔的心情;更有牢牢记住这一屈辱的决心。作者采用单句成段的方式,更有强调突出的作用。3.“‘我的朋友们啊’”至“‘散学了,——你们走吧’”。剖析:这几段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后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表现了他极高的爱国热情和将要离开课堂的极大痛苦。将课文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文结束,情未了。结构简析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和到校后所见。这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1—6段):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第二层(第7—9段):写小弗郎士到校后
6、的异样感觉。第二部分(从“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到“我真永远忘不了”):描写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突出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小弗郎士的思想变化。这部分又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第10段):写教室里不同寻常的严肃气氛。第二层(11—13段):写韩麦尔先生向学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第三层(14—20段):上语法课。第四层(21—22段):上习字课。第五层(第23段):上历史课和拼音练习。第三部分(从“忽然教室的钟敲了十二下”到结束):写韩麦尔先生悲痛地写下“法兰西万岁”结束最后一课。主旨探究本文通过对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
7、中的见闻和感受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本文的主旨,你有什么看法?审美鉴赏大背景与小事件都德的《最后一课》,所描写的故事情节很小,也很简单,只不过写了一个调皮的小学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叙述语言也从那个孩子的角度写出,朴素、明朗、简单,还常常带出一些稚气。但这篇作品却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因为作家独具匠心地处理了大背景与小事件的关系。《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后的第二年。当时,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
8、林等三分之一的土地。这是《最后一课》写作的社会大背景。在这篇短短的小说中,作家用巧妙、简洁的笔法,几次点染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