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31623
大小:1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鲁教版必修二《为了忘却的记念》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了忘却的记念》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为了忘却的纪念》选自高一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这篇文章是由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所写的,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又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悼念性散文文章通过对白莽,柔石等烈士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烈士们的无限从机宗敬和怀念之情,歌颂烈士们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以及对反动派的深切愤恨,揭示了反动派的凶残与卑劣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但教师不宜过多烦琐地分析,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领会作者的深切感情
2、和写本文的主旨2.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的学生对散文有一定的理解,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培养学生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要3.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1)情感与态度目标: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把握作者对革命烈的深切怀念和歌颂之情,以及对反动派的愤怒和憎恨之情(2)知识与能力目标:弄清题目的含义,推敲文中过度语句,理清课文整体思路,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3)过程与方法
3、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4.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A探讨文章主旨B遄摸重点语句(2)难点:A题目含义的理解B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语句二,说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三,说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四,教具的使用录象,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拟订两课时第一课时
4、教学设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解释题目,讲解作者及时代背景,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第二课时教学设想:通过讨论探究,质疑,理解文章主旨,推敲文中过度语句,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语句,理解文章中三个典故的内容和作用第一课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激趣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设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起悬念的作用)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的姐妹篇《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两篇文章都是悼念革命烈士的文章,都包含了作者对烈士的怀念和歌颂,对反动派的愤怒和揭露(放相关的教学录象,板书课题)2.
5、简介时代背景本文是鲁迅先生写于1933年2月的一篇文章,它是为纪念左联的五位革命青年遇难两周年而写揭示了蒋介石统制集团的白色恐怖(放映资料录象)(二)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由于本文章篇幅较长,所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2.让学生理解题目《为了忘却的纪念》的意思(只有这样使学生了解题目的含义,才不会认为“忘却”与“纪念”是矛盾的,不会造成阅读的障碍)明确:“因为两年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只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涑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因为“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
6、”可见,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鲁迅的心情太沉痛了,但为了战斗,必须调整情绪,摆脱悲哀“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烈士更好的纪念3.概括每部分的主内容(因为全文共有五部分,篇幅较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化繁为简,化整为零,使学生更易吃透课文内容)第一部分,点明题目意思,记叙和白莽的交往分析第一部分:1.作者由报章不登载几位年轻作家遇害的消息引入白莽这个人物2.鲁迅先生曾去信解释,表现了对青年的关心和爱护,三此交往的过程写出了他们相互的了解和信任,表现了白莽的坚定与乐观3.结尾写:这书
7、不是托柔石送去的呢!这是一个巧妙的过度渡,引出下文要写得人物柔石4.第二部分:写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坚)分析第二部分:1.作者从下面几个方面写柔石:A模样B办刊物C看社会D个人生活E文学创作2.表达方式:叙议结合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同时被捕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得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分析第三,四部分:第三部分:双线合一,他们(左联成员)一同被捕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写柔石和白莽等人被捕和杀害该部分有两条线索:1.叙述柔石等人被捕至牺牲的经过2
8、.叙,议结合写作者的情况和悲愤之情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分析第五部分:以强烈的抒情语句抒发自己的悲愤,与开头遥相呼应,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尊敬之情1.过渡,由回忆到现实,由记叙到抒情2.揭露政治黑暗“无处写”3.控诉,点题呼应,表达坚定的信念(三)探究讨论第二课时1.讨论文章中《说岳全传》高僧坐化,方孝儒,晋朝向秀作《思旧赋》三个典故的内容和用途2.讨论作者的主旨和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