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上《月亮上的足迹》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月亮上的足迹》课题:《月亮上的足迹》 课型:讲读 课时:两课时 主备人:赵瑞琴 审核:宋新蕊 时间 2009-12-28学习要点:1.掌握字词,能概括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人类进入月球的过程和意义。 3.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能概括课文内容,了解人类进入月球的过程和意义。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可望而不可jí( 即 ) chàng( 畅 )谈 椭( tuǒ )圆 铁锹( qiāo
2、 ) 着陆( zhuó ) 海yù( 域 ) 干扰( rǎo ) 液氢( qīng ) 仪表( yí ) 休斯敦( dūn ) 2.解释下列词语 。可望而不可即 : 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畅谈 : 尽情地谈。 遥遥在望 : 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3、 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3.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合上课本,自学检测)(1).人类第一次登月是什么时间, 登上月球的人是谁,他们乘坐的是什么飞船? 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阿波罗11号”飞船。(2).飞船由什么火箭载上太空,什么地方发射成功,这次太空之行经历了多长时间? “土星5号”火箭,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195小时。(3).文中最能揭示登月意义的一句话是: “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4)
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 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二、检查导入:1.导入新课2.检查预习,听写生字3.学生介绍作者及背景,老师适当补充。三、学习研讨:(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根据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列出这次太空之行的全过程。示例: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深入太空。2.说说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第一阶段(3—5),飞船带着宇航员进入预定轨道。第二阶段(6—9),飞船作登月准备。第三阶段(10—14),宇航员登上月球。第四阶段(15—1
5、6)飞船带着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答案二: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为什么做这些事?讨论并归纳;做了九件事。①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②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③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④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⑤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⑥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⑦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⑧取出美国的星条旗,把它插在月亮上。⑨跟美国总统尼克松通话。(二)精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朗读课文的第5--11段,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
6、: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数字:“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等。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2.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3.写作
7、特点明确:首先是渲染。文章的1、2段进行了渲染,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是有明晰的时间线索。这就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可以说,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是本文写作的又一突出特点。生动的语言是本文第三个突出特点。(三)品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结合课文第2段、4段中的议论性语句讨论:体会 “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的含义。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