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word教案10

人教版必修一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word教案10

ID:8613379

大小:1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必修一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word教案10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一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word教案10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一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word教案10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一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word教案10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word教案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力课题重力主备人程翠芳主审人李现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2、掌握重力的方向和大小,掌握重心的概念,会求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重力的概念、大小和方向难点理解重心的概念在高中地位重要地位教法自学、讨论、练习、教具质地均匀不规则薄板、大圆环、细线课型新授课课 时1总课时数1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1.什么是力2.什么是力的三要素研究一个力时通常从力的

2、三要素入手,本节课就从力的三要素的角度来研究重力。二、新课教学1.定义:重力就是重量,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⑴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⑵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⑶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引起,但不能说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学生思考复习学生阅读课本高中物理教学通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学生动手找自己的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并且说出其原理。(二力平衡)教师演示:木圆环,直角三角尺的重心。具体过程:先用悬挂法确定重心之

3、后,在板上固定一条细线ab,让ab穿过重心c点,再在其重心c处拴上细绳提拉,验证薄板可以水平平衡。注意: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地方,也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重力作用。在力的图示中,重力的作用点应画在重心处。课堂练习1.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重力作用C.物体向上抛出时,他所受到的重力小于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D.物体落向地面时,他所受到的重力大于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2.,表示。一个质量的人的重力。如果他站在的月球上,它的重力。如果他站在某个天体上时

4、的重力,这个天体表面的。3.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提问:该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二力平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B.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C.直铁丝被弯曲后中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5.假象地球表面的值减小到原来的,那么静浮在水中的木块()A.重力将减小为原来的90%B.重力将保持不变C.排开水的体积将减小为原来的90%D.排开水的体积将保持不变学生回忆思考并回答板书设计第一章力第二节重力1,重力的概念2,重力的方向3,重力的大小4.

5、重心5.重心位置的确定课后反思作业:1.水为何从高处往低处流2.双锥体为什么自己爬坡3.背越式跳高为什么比跨越式要好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也不能说是指向地心。3.重力的大小:重力G跟它的质量m成正比,G=mg,g=9.8N/kg(1)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出(2)用弹簧秤悬挂(课本图1-2甲)或支持(课本图1-2乙)物体,当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或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强调:1.物体的重力等于对竖

6、直测力计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是有条件的,即平衡时。2.不能说拉力或压力就是重力。4.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引入重心概念之后,研究具体的物体时,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这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3.重心的确定(1)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同学们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找出这些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出示投影片)(2)质量分布不均

7、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3)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例如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处,而圆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而在圆环的几何中心处;提问:物体受的重力方向是____;水里的船受到的重力方向是____。学生分析: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学生思考并回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