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1317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2017秋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2原始农耕生活(1课时)编号:02主备人:李思婷审核人:使用时间:9月上旬姓名:班级:【学习目标】掌握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基本情况【重点难点】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反映出的原始农耕生活的状况一、预习导学农耕生活代表距今时间生活地区流域原始农耕种植使用工具原始家畜饲养原始手工制作房屋式样建筑社会组织河姆渡居民氏族半坡居民氏族二、课堂研讨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和住房为什么会有较大的差别?三、当堂检测1、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
2、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七年级2班的学生对河姆渡居民与北京人、山顶洞人进行比较,发现河姆渡居民比被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进步了很多,主要表现在()①种植水稻②建造自己的房屋③饲养家畜④制造陶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4、(2014广东河源)
3、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A、水稻B、玉米C、粟D、占城稻四、课后作业题(每题5分)1、1973年,浙江省佘姚市农民在建排涝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叶堆积,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2、(2013衡阳)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居民④半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013苏州)近日,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
4、草鞋山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该文化遗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文化十七大遗址,下列遗址中与其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4、遗址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大多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筑形式,这种半地穴房屋,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每间房屋的面积多在20平方米左右,向南开门,以上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原始人类的房屋()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5、“彩陶精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
5、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这是对下列哪一远古人类或原始居民的描述是()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6、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活,下列不属于其共同点的是()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B、会建造房屋C、过着定居生活D、种植庄稼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生活在大河流域,这是因为()A、战略地位重要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D、环境优美8、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
6、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9、我国原始人类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A、粟、白菜B、白菜、大豆C、粟、水稻D、小麦、大豆10、(2014广东湛江模拟)氏族部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C、按血缘关系结成生活集体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11、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阅读后回答问题。(5分)“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
7、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1)根据诗的内容,请你推断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分)(2)该地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2分)(3)郭沫若参观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1分)答案一、预习导学农耕生活代表距今时间生活地区流域原始农耕种植使用工具原始家畜饲养原始手工制作房屋式样建筑社会组织河姆渡居民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水稻骨耜、石斧、木铲猪、狗、水牛陶器干栏式氏族半坡居民约6000年前黄河流域粟石铲、石镰猪、狗、羊、鸡彩陶半地穴式氏族二、课堂研讨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和
8、住房为什么会有较大的差别?气候差异、地形差异导致河姆渡: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气温较高适合水稻生长半坡:气候温暖、降水量少,适合耐干旱的粟类生长三、当堂检测1、D2、D3、B4、C四、1-5DDCDB6-10ACCCB11、(1)半坡居民(2)粟(3)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