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67528
大小:2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1
《从《汉语句法引论》得到的启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汉语句法引论》得到的启发摘要: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即以词作为基本单位,研究的对象是句子。句法中的体态和时态,一直是语言专家们从未停止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教学中,句子的时态和体态也是学生普遍存在困惑的问题。汉语动词的特点,决定汉语句式要存在体态和时态两种特点。本篇文章就“体态”和“时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汉语句法引论》启发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以词作为基本单位,句法研究的对象是句子。而句法中的体态和时态一直是语言专家们从未停止研究的一个课题。而时态和体
2、态在教学中也是学生普遍存在困惑的一个问题。汉语动词的特点,决定了汉语句式存在体态和时态两种特点。本篇文章就“体态”和“时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现在,我们常说的三个最基本的时态是指: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三个时态的参照系是话语行为的当时。体态的参照系与时态不同,它是用动词来表达事件本身的进程。体态的两个最基本特点是“已然态”和“未然态”。《汉语句法引论》这本书是由徐丹女士著,张祖建老师译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全书共分七章,采用了归纳——演绎——再归纳的写作思路。第一章主要讲了汉语句法的演变及其后果,阐
3、明了著作本书的主要目的。接着,作者分别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汉语句法的应用。这六个方面分别为:“体态”、“时态”、“‘得’字结构”、“‘把’字结构”、“被动式”、“助动词”。笔者用了很长时间阅读此书,笔者觉得书中提到的句法讲得清晰全面,而且对我们以前在教学中遇到的有困惑的问题给予了解答。另外,还有很多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比较深入的部分。看了这本书以后,笔者觉得眼前明亮了很多,头脑也清晰了。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现在,一下子找到了出路,得到了解决。除此以外,对汉语句法的演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真的是受益匪浅。下面笔者将
4、在本书中学到的,认为比较重要的句法进行总结,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的概括进行比较。本书一开始提到了汉语句法的演变及其后果,这就不能不提到汉语中的两大语法范畴:名词和动词。但汉语与英语及其他的语言不同的是,它没有动词的变化、变位,以及名词的单复数形式,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把它们区分开呢?汉语中有很多词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因此也就增加了我们判断它词性的难度。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其次,我们可以看这个语素的前面有没有数量词来修饰,因为只有名词成分、名词词组才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同时,要
5、确定一个词是否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根据其后有无“了”、“着”、“过”来判断,因为只有动词才能受体态的限定。这一点,徐丹女士在本书的第二章中提到了。此外,我们还应知道确定动词的取向还有三方面的手段:语音、句法和语义手段。汉语和汉字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虽然有些句法在词的使用上各不相同,却达到了同一效果,比如下面两个句子:“中国女篮大败南朝鲜队”和“中国女篮大胜南朝鲜队”。这两个句子的区别是用了一组反义词“败”和“胜”,但是在句义上却相同,可见汉语的博大精深。接下来就主要从徐丹女士书中“论体态”和“论时态
6、”两个方面,阐述笔者从此书中得到的启发。前文提到了一个词是否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可以根据其后有无“了”、“着”、“过”来判断,主要是因为“了”、“着”、“过”表示的是句子的体态。说到这里我们就应该继续说下去,把这个问题说得全面些、系统些。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笔者一直把这三个词当作是时态的象征词,用它们来解释事情发生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是“已然”还是“未然”。看了本书以后才知道,自己进入了对“体态”和“时态”了解的误区。以前,在教学过程中,英语中有时态,而这个时态是在原有动词的基础上把动词进行演变或是变位或附加一些别
7、的词,来代表事情发生的时间,而汉语则是通过在动词的后面加“了”、“着”、“过”来完成这一语法项目的,而且笔者看过别的书上也有这样的比较,显然这种说法是存在问题的。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知道“了”、“着”、“过”在教学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也是hsk考试中常考、必考的知识点。然而,这三个字给我们教师和学生带来困惑最多的就是“了”这个词的用法。另外,“了”、“着”、“过”三者之间的区别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论体态”根据书中的观点,结合教学经验笔者对这几个词的用法进行了归纳:1.“了”、“着”、“过”的用法a.“了”
8、的用法(1)“了”这个词的用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在动词后,本书中叫做“体态助词”;另一种是用在句尾,叫“句尾助词”。前者表示已经发生,跟“过去”的副词有关系;后者表示“起始态”,表示跟“现在”的副词有关系,我们在教学中称后者这种情况为“变化”。(2)结构为:①v+了1+o②v+o+了2(3)一定要用“了”的情况:①表示真实情况必须带“了”的动词都表示某种非出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