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微处得到的启发案例

从细微处得到的启发案例

ID:36304443

大小:14.2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9

从细微处得到的启发案例_第1页
从细微处得到的启发案例_第2页
从细微处得到的启发案例_第3页
从细微处得到的启发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细微处得到的启发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细微处得到的启发案例-----浅谈“爱”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姓名:朱某某性别:男年龄:8岁二年级学生二、问题以及行为表现1、学习明显怠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字迹潦草,本子脏乱,处于严重的退步状态。2、性格开朗、调皮,十分小气,一旦老师批评了他,便会委屈的落泪,缺乏自信心。3、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不爱卫生,有悄悄拿同学铅笔的行为。4、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在家懂事听话,和同学之间相处不够融洽。三、该生相关资料的调查朱某同学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在家里是独生子,从小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母亲在该同学幼

2、儿时期便弃家人而去,父亲常年好毒,脾气古怪,经常打骂该学生。朱某的生活几乎是爷爷奶奶包揽,父亲出门在外,很少寄钱回家照顾该生。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自身家庭条件的受限,以及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中,使他养成了偏激、逆反、早熟的性格,在家算是同龄当中比较懂事的孩子,经常帮助奶奶做农活。学习缺乏积极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几乎能够按时完成,但作业效果不尽人意,质量较差。相比一年级上期来说,有着天囊之别。学习成绩处于迅速下游状态。犯了错误,只会哭鼻子掉眼泪,勇于承认错误,但事后并无教育效果,仍然出现类似的错误。四、个

3、案分析从这学期朱某的各项表现来看,针对该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相当一段时间对他的观察以及深入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鉴于他从小就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他处于凡事都渴望被人关注,被人疼爱的欲望当中。使他逐渐慢慢长大懂事的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爷爷奶奶经常在他面前对其母亲的斥责、对父亲的失望,让他开始承担一个八岁小孩儿不应承受的痛苦,于是生活上的自理是被逼出来的,经常哭鼻子掉眼泪,是为了得到他人对自己的疼爱。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

4、,缺乏自信心。2、在一个班级当中,由于自身的穿着及其破旧,和同学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年龄的逐增,开始害怕和人交往,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反正也就这样了,自暴自弃,字迹开始潦草,不爱护书本,老师对其的关心程度不够,导致该生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五、采取的方法以及措施1、根据朱某现在的实际情况,以及和进校第一学期的比较,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其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以及能够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他必定会有所改观的。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原由是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获

5、得老师更多的关心,基于该生这样的心理特征,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体会到错误的不该,感受到师生对他的关爱依然存在,提高他的自信心。同时,也不能放松对他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该生出现较大的显性错误几乎就是来源于缺乏亲人的疼爱以及老师同学的关心,因此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在表现有所改进的同时,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3、针对朱某不自信以及不爱个人卫生的缺点,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打扫卫生的工作他认真做,

6、就给予鼓励;见到教师主动问好的有礼貌的行为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爷爷奶奶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回家的家庭作业也能认真的完成,不仅在老师眼中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优秀的了,还要让同学们都学习他生活自理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师生心目中是朵灿烂的鲜花。六、教育效果经过近两个月的了解及教育,朱某有了明显的进步,正如起初的他一样,变得开朗活泼,并没有因为自身所遇到的种种不一快乐,而骤然之间使自己的性格发生突变。现在,朱某对老师格外的尊重,不论是不是教自己的老师他都会很有礼貌的向老师问好。在学习上,有了明确的

7、认识,能坚持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尤其是在美术课上,对他所画的城堡点名夸奖以及让所有同学欣赏了以后,他对学习的热情猛然高涨。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也爱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快乐小王子。每一个孩子在家长心目中都是唯一的,也必是最好的;而每一个孩子也都自认为自己是最棒的。

8、“期望效应”与“皮格玛利翁效应”其实都是一种心理暗示的结果。可上学之后,由于家庭环境、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的差异,使得部分学生变得内向、自卑,越是强调学习,越会感到疲惫与困惑。此时,作为教师,就该坚信: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用心的老师。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采取多种的学习方式、活动内容使这群可爱的孩子获得自信,产生情感的“正迁移”,构建良性的“皮格玛利翁”效应,形成一种和谐、积极的学习心理氛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