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

ID:8427972

大小:36.3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7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_第1页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_第2页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_第3页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_第4页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逻辑演绎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现代经济中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空间经济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揭示这种空间集聚的原因及形成机制。作为学科研究的基石和起点,古典区位理论集中关注了单个决策主体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区位选择原则。杜能(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以及在此基

2、础上发展而来的阿隆索(Alonso)的“土地竞租”理论直接将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存在作为先验的前提条件,考察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但他们都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一个中心商业区。韦伯(Weber)系统阐述了决定厂商选址的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等区位因子,但他将集聚视为不同经济主体分散决策的偶然结果。显然,这些传统区位理论未能在不同微观决策主体的选址行为和宏观空间集聚之间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而是将其视为“黑箱”而回避了空间集聚的初始原因。   以克鲁格曼(Krugman)、藤田(Fujita)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

3、理学者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市场外部性(主要从金钱外部性角度)的框架下,通过模拟集聚经济的形成过程,对集聚经济做出了卓有成效的阐述。但对于这个产业区位形成的最初原因,他将其归结为“历史的偶然”,偶然的区位事件一旦发生,它便开始了一个累积过程,并将可能具有某种长期聚集结果。[1](236-257)也就是说,他对初始的产业集聚仍未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而仅仅将其视为偶然的结果。   由此可见,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集中关注微观主体的选址行为及其决定要素,未能将不同微观决策主体的选址行为和空间集聚有机联系;现

4、代空间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专注于集聚经济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却将产业区位的初始集聚视为“历史地偶然”。由此,在古典“区位选择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集聚经济理论”之间造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也使得现代空间经济研究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正基于此,探索微观主体基于自身利益所做出的区位决策如何导致空间集聚,重塑空间集聚的微观基础是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不容回避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传统理论的缺陷,本文拟选择一个新的视角,来探索微观决策主体的个体选址行为到实现空间集聚的内在机制。第二部分将综述霍特林模型的主要思想,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第三部分构建模型。最后是结论。      二、从微观主体的区位决策到空间集聚的理

6、论逻辑      (一)霍特林模型的努力及其建模思路   一直以来,尽管遇到种种困难,霍特林模型在为探寻从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到空间集聚的机制做出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根据霍特林模型的分析思路,空间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竞争形式,亦即由于消费者向企业支付的是计入运输成本的最低价格,因此每一家企业实际上往往是同一些临近的企业直接竞争,而无需考虑行业内的企业总数。[2](265-270)为此,有必要将不同决策主体纳入到一个互有影响的一体化框架中加以考察,霍特林(Hotelling)提供了这一思路研究的

7、基本范式。   霍特林的原始模型[3](41-57)研究了提供同质、同价产品的两寡头企业间的区位竞争。消费者被假定均匀分布在一条连续的线性市场,且每个消费者购买等量的单位产品。理性的消费者选择提供最小总成本(产品价格和运输成本之和)的厂商购买产品。其结果是在没有价格竞争情况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态竞争结果是两家企业均倾向于向市场中心集聚。这个均衡是在选址策略中的纳什均衡。   霍特林模型的成立有诸多限制条件。例如,如果放弃线性成本假定,取而代之以运输成本随距离变化呈严格凸性,霍特林模型将得到策略

8、主体在市场中尽可能远离的“最大化差异”的结果;[4](447-450)如果两个企业各自采取最优的削价策略行为,这将不仅导致第二阶段价格均衡的不存在,而且也反过来使第一阶段的区位均衡丧失,从而出现了均衡不存在的问题。[5](896-908)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